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51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利用网红效应提升南京市旅游吸引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2 18:48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李慧珍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利用网红效应提升南京市旅游吸引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南京旅游火爆出圈、网红效应明显,春节、“五一”、国庆等黄金周期间,南京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列,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既因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游资源,又得益于举办的各类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商文旅体”等主题活动,还有持续不断的多圈层多维度地宣传推广。为进一步提升南京市旅游吸引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从旅游供给侧发力,提供优质的南京文旅产品

    坚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市场为导向,侧重年轻人的喜爱需求,围绕南京地区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整合“赏梅花、观花灯、探馆藏、登城墙、闻钟声、泡温泉”等特色活动,串联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江苏园博园、南京城墙博物馆等精华景区和“夜之金陵”系列产品等,包装推出南京冬春季旅游线路产品。针对暑期市场,组织一系列生态、研学、夜游、展览、演出等文旅消费活动,推出文博之夏、欢乐之夏等产品。南京秋天的美最值得打卡,应景推出“秋游南京Citywalk”—美景之旅、艺文之行和舌尖之味。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时尚街巷、艺术Mall、戏剧展演、夜间消费等特色消费场景超1000个。

    二、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提升服务品质

    在全国率先推出密室逃脱场所设置“一键开机关”装置,文旅部将其列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指南(试行)》。建立“文旅信用管理平台”,旅行社、网吧、博物馆、导游实现信用承诺全覆盖。研究出台《南京市旅游景区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方案》,重大节假日牵头相关部门组建专班,实行联合扁平运行,做到游客投诉当天回应、重要工单当天办结,有效缓解“交通堵”“预约难”等问题,中秋国庆长假12345旅游类工单日均较“五一”下降32.31%,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省文旅厅发布全省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南京是全省唯一各假期都达到“满意度高”水平的城市。全市旅行社接待跟团游来宁游客、研学旅游人次、跟团游来宁过夜消费人天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观众人次、演出场次均位居全省第一。提升南京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线上南京文旅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三、开展全媒体矩阵宣传,塑造城市整体形象

    从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高度,用好“世界文学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名片,挖掘介绍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加强与小红书、微博、抖音、马蜂窝等平台合作,集中策划开展主题产品宣推,实施形象宣传+产品线路落地的网络立体化整合营销。打造《我在南京》《发现南京》《古都新事》等特色栏目,策划推出图文、视频、海报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和网络主题活动,采取故事化讲述、可视化呈现、互动式引导记录等方式,从诸多维度将网友印象塑造成城市良好形象的具象。依托“南京文旅”、南京各景区景点公众号、南京文旅海外友城官网及其YouTubeFacebookTwitterZoom等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传播南京市城市风光、精彩赛事、旅游资源、营商环境、美食系列宣传视频,展现南京山水城林之美、历史人文底蕴之美、城市气质温润之美、科技创新精神之美。开展“口碑营销”,邀请知名作家、旅游达人、媒体达人等来宁实地体验分享,以名人“朋友圈”效应传播南京故事、传递南京温度。

    四、用好管好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打造城市IP

    加强网上议题话题设置。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总要来趟南京吧##我还是喜欢南京#等话题和合集,围绕本地特色文化及各类旅游产品,邀请广大市民网友参与线上话题互动和线下打卡体验,挖掘南京的美、宣传南京的好,借助话题流量打造城市名片、城市IP,推动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热点层层递进。推出“南京文学Citywalk”等小众视角下的城市打卡点、“南京365行”“老外的朋友圈”等正能量人物故事,打造一批热门话题、置顶跟帖,实现网络话题多圈层传播。组织平台矩阵联动宣传。依托网络新闻例会、网络文化协会等机制平台,南京发布政务新媒体矩阵常态化联动各级网络媒体、商业网站平台以及文旅类新媒体专委会网络达人等,合力策划推出网络精品、打造热点议题话题、开展网络主题活动,以融合传播机制放大正面宣传效应。推出系列评论解读文章。在春节、五一、国庆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文旅经济数据和网民关注热点,以理论文字专栏和创意漫评等方式,在“江钟秦”“成贤街语”“周末漫语”栏目适时推出评论和解读文章,发掘南京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更丰富和多层次意义,营造各方支持南京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五、引进培养网红人物和网红机构,持续创作传播南京

    扩大网红人物“朋友圈”。打造网络名人市级重点、垂类行业和区级基层三类队伍,建立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日常联系较多的400余位网络名人,覆盖旅游消费、历史文化等多领域,明确其中130余位为重点对象,制定《网络名人团结引领工作方案》。加大线下交流频次,重点设计“发现南京”新媒体行等多载体,邀请网络名人开展采风调研,让日常积累的好感度转化为推介南京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工作的配合度。提升“双服务”能力水平。将服务送到网红人物的心里,帮助他们解决在办公场所、直播场地借用、人才资源对接、教育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将服务下沉到网红机构,实施“与宁e起兴业”互联网行业党建引领助发展计划,在机构运营、社会履责、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联合开展调研座谈。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主播经济进行调研,邀请全市重点MCN机构、电商企业、直播基地负责人代表等,围绕如何壮大全市主播经济开展座谈交流,分析我市主播经济在政策、市场、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全市主播经济发展情况报告》;赴合肥等城市实地调研网红直播城、代表性直播企业,交流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和规范“网红经济”等方面的经验举措,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意见和政策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网红效应,围绕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宣传、主题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运用管理、网红机构和网红人员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有礼、南京有爱的城市形象,努力提升南京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力争“流量”变“留量”,促进南京旅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文旅行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