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曹曙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少年儿童生命教育体系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南京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力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大力推进生命教育,努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健康。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1.坚持以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为优先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市教育局牵头23家市级部门成立“南京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联合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全链条建设‘八项重点行动’”。教育系统成立市、区、校三级 “润心”行动专班,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专人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格局。
2.坚持以夯实心理健康工作阵地为抓手
各中小学落实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开设心理小社团,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化意志品质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健全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预警网络”,采取定期普查、特殊时期重点排查、教师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学生心理筛查与建档,对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动态、全链条监测管理,对重点关注学生实施“一生一策”跟踪辅导。持续完善陶老师工作站——各区分站——学校心理辅导室三级学生心理辅导体系。
3.坚持以优化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为保障
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合理核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量,畅通其成长通道。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用心办好陶老师工作站及各区分站、宁教授工作室、家长服务中心等公益心理服务机构,在为全市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全方位专业心理服务的同时,也为参与志愿服务的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
4.坚持以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突破
成立“南京家长成长学院”、推进各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和各中小学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组建各级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队,不断健全市-区-校三级阶梯式工作体系。建设并推广“宁育家”APP,实现优质家庭教育资源普及化、便捷化,累计上线视频课程600余节,注册家长超52万人。成立“家长服务中心”并开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线,创新开展在线“双陪伴”、家庭教育“义诊”等活动,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
(二)强化生命教育制度建设
1.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突出生命教育
市教育局将生命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部署,要求各中小学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挫折教育,探索生命教育的学科融合,营造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在《南京市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中小学要以生命教育、抗逆力等为主题,力争每周上好一节“润心”班会课、每月安排一次心理团体辅导或团日活动。启动《 “记忆育心”南京研究与实践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生成长体验,通过“润心”行动为学生构建美好生命记忆。
2.以区域为试点健全生命教育体系
指导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于今年4月研制出台《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明确“科学实施心育滋养生命的‘润心’行动”“坚持发挥学科融入生命教育的主渠道职能”“精心营造凸显关爱生命的校园文化”等十条实施途径,并同步出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专题教育实施指引》《中小学生命教育进课外活动实施指引》《2024年江北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三)推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1.“专门场所+全场域”浸润
在“记忆育心”行动计划中,明确要以“专门场所+全场域”方式构建良好的生态记忆,提出既要利用专门场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又要在学校的班级文化、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润心”理念。立贤小学筹建“珍爱生命文化空间”,让学生在专门的生命教育场馆中走近生命、敬畏生命。第五高级中学、幕府山小学等学校在校园里饲养了孔雀、鸵鸟、家兔等小动物,让学生们在都市中亲近自然,在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放松的同时,学会珍爱生命。北京东路小学在教学楼楼顶平台开辟“芽芽乐园”,让孩子见证花草蔬果发芽、开学、结果的历程,感悟生命的神奇与珍贵。
2.“专门学科+全学科”教育
在“记忆育心”行动计划中,明确要以“专门学科+全学科”方式构建良好的课程记忆,提出既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多种生命教育活动,又要积极探索学科融合,让所有学科和教育活动都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南外仙林分校、江北高新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呵护气球宝贝 珍爱生命之重”主题体验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保护气球来体验孕育生命的不易。中华中学、拉萨路小学等学校开展思政、美术、体育等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研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元素。成贤街小学在校园中具有标志性的大雪松枯萎之际,精心设计了“记忆中的成贤树”德育活动,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
3. “专职教师+全员导师”关爱
在“记忆育心”行动计划中,明确要以“专职教师+全员导师”方式构建良好的关系记忆,提出既要发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力量,又要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市、区教育部门、各中小学将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与心育教师培训的重要主题,着力提升专兼职心育教师开展专题生命教育的能力。同时,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全员关爱导师制”,织密“教师人人为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关爱网络,引导教师与学生建立紧密的心理联结,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着重建立健全生命教育体系,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充分发挥评价改革的牵引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坚决纠正“五唯”倾向。有效落实“五项管理”“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研制中小学加强生命教育的工作指南,指导学校通过营造“亲生命”的教育环境、开展“爱生命”的教学活动、开发“助生命”的实践方案、提供“合生命”的团体辅导、打造“佑生命”的生命区角,全面加强生命教育。
(三)以江北新区为试点,探索完善的生命教育制度和有效的生命教育模式,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四)开展生命教育课例、案例征集评选,举办生命教育教研、研讨、展示活动,推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7月24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