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50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江北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6 17:26 来源:江北新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王继元、成乐琴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江北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收悉。我委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交通发展概况

    “十四五”时期是江北新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速期,是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的转型期。江北新区作为南京都市圈北部中心、连接安徽辐射苏北的重要门户,新区坚持以大交通构建城市大格局,南京北站、西坝港等重大交通枢纽有序推进,实现高速公路路网“一环四射”布局,国省干道所有街道、产业及景区等重要节点全面覆盖,构建区域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强对自贸区和新主城的运输服务支撑,突出新区创新和生态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1. 北站枢纽建设方面

    1铁路线网

    江北新区范围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铁路11,包括国有铁路6条,企业专用线5条,总里程约333km目前在建铁路项目有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以及上元门过江通道

    2集疏运体系

    轨道集疏运方面,规划引入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15号线、18号线,城际轨道宁滁S4号线共5条线路

    道路集疏运方面,规划布局“一横两纵快速路骨架,分别为西快线(长深高速廊道)、中横线(北站快速路)、东快线(规划兴浦路、浦六路快速路)”。

    2. 过江通道建设方面

    新区加快推进过江通道建设。目前过江通道为“733轨”的布局,“十四五”续建并建成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通道,新开工上元门过江通道,加强江北新区与主城区的有效连通,疏解过江交通压力。

    3. 骨干路网建设方面

    完成大桥北路快速化改造、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横江大道一期、沿山大道改造一期工程,横江大道已建设西江路至纬三路段,江北二通道加快形成。

    组团内部主要道路不断加密,新区直管区内已建成浦滨路、中央大道、七里河大街等30条城市主干路,新区骨干路网密度已提升至1.66公里/平方公里。

    4. 打通道路“毛细血管”

    新区编制了“断头路打通三年行动计划”,打通 38 条断头路,切实解决居民出行难题,特别是打通新区“头号断头路”天华西路,对于改善高新沿江片区交通面貌,方便片区居民出行、集散地铁客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集中开展了桥北片区交通微循环工程,形成成环成网格局,缓解逗号广场拥堵、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二、相关举措

    针对委员关心的相关问题,提出下列举措:

    1. 进一步打通江北轴向快速路

    目前,江北新区已建成的轴向快速路主要包括江北大道和横江大道(西江路—纬三路)等,另外浦六路(南京北站段)正开展前期研究,预计202612月与宁启铁路同步建成,后续将适时启动横江大道(纬三路—长江大桥段)、浦六路(至潘家花园互通段)、滨江大道等道路建设,进一步打通江北轴向快速通道。

    2. 大力推进北站配套集疏运道路建设并提升管理水平

    1)做好集疏运体系规划

    编制完成《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复。依据规划构建轨道集疏运为主,道路集疏运为辅的综合集疏运体系。

    规划布局“一横两纵”快速路骨架,分别为西快线、中横线、东快线。西快线利用长深高速公路廊道设置集散车道,与高速公路走廊并行敷设,通过花旗营互通接入南京北站集疏运系统;东快线拟利用规划城市快速路兴浦路、浦六路廊道建设,主要服务江南主城及江北新区东部、北部组团快速进入南京北站需求;中横线现为北站快速路。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引入轨道 3 号线、4 号线、15号线、18 号线及宁滁城际 S4 号线,形成五线交汇格局。

    2)推进集疏运道路建设

    东快线浦六路一期工程,项目现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预计2024年底开工,202612月与宁启铁路同步建成;中横线光谷快速路目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预计2024年内开工,2027与北站站房同步建成。

    3)推进集疏运轨道建设

    目前3号线四期(西延接入南京北站)、4号线三期(北延接入南京北站)正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宁滁城际S4号线正处于施工阶段。

    4)大力推进原浦泗路104国道外绕

    235国道、万家坝路、江北大道外绕改线规划廊道控制,确保客货交通分离,提高运输效率。

    3. 推进同城化发展,加大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

    1推进与主城同城化发展

    在过江通道方面,在已建成的13条过江通道的基础上,新开工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通道等,到“十四五”期末,将形成16条过江通道,届时江北新区与南京主城的同城化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通过开通衔接市区的轨道 3 号线、4 号线、15号线、18 号线及宁滁城际 S4 号线等,形成城际轨道联系毗邻城市、市域快线贯穿主要中心和枢纽、城区普线衔接江南江北主城的多层次轨道集疏运系统。

    2)加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加强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目前,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正在施工阶段,上元门过江通道已正式开工,力争27年底与南京北站同步建成通车,将有效提升南京对广大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提升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二是通过宁和城际、宁天城际南延线建设运营,以及南京北站集疏运道路建设,加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形成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辅助的公共交通体系,满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轨道4号二期(龙江—珍珠泉)正处于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竣工。常规公交方面,紧密跟随客流需求变化,平均每年优化公交线路10条以上、2022年更新公交车112辆,目前新区共有公交1050辆,其中纯电车900辆、柴油车150辆,现有城市公交新能源比例85.7%,后续将继续更新使用新能源车型,加速淘汰存量柴油车型。500m站点覆盖率约90%,满足居民公交绿色出行要求。

    (2)新建一批公共充电桩,持续完善新区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布局。近三年来建设充电桩约2000根。目前建成区公共充电桩已实现平均900米见桩,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达到6.9,不断提升出行的绿色化、集约化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