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68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6 10:46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盛一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为牵引,出台实施人才强市政策,做好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实现人才的全流程培养。同时,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方式支持力度,大力维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一是制定出台有力政策,着力加强校地合作。制定实施《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人才强市25),持续制定完善50项实施细则,支持在宁高校院所、重点产业发展,区分不同领域人才需求特点,实施人才支持五大行动,在人才引进培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用合作上更好发挥校地两个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印发《南京市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开展走进高校共谋发展系列活动,收集发布在宁高校院所成果和企业发展需求两项清单,首批受理20家单位提出意见诉求68条。接续实施百校对接计划,遴选23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科技人才专员,赴28家高校院所开展驻点对接,累计促进校地共建平台载体125个,转化科研成果600多项。制定出台《关于印发<南京市企业专家工作室建设实施细则(修订)>的通知》(宁人社规〔20221号),扩大申报范围,优化工作流程,鼓励企业引进各类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二是建强成果转化平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以紫金山实验室为核心新建紫金山科技城,联合东南大学拟定实验室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行动方案、制定科技城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和33条支持举措。一室一策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已完成重组建设18家;按年度专项支持EDA、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级平台,赋予人才自主认定权、举荐权。完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7个重点产业科技镇长团产业团组建,累计接收11批团员共721人,促成校地、校企签订2000多份合作协议。

    三是做细做实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升级紫金山英才卡,集中打造健康医疗、家政服务、机场高铁贵宾通道、城市通勤、科普游等优享八条,组建服务专员队伍。提升尚贤人才热线服务效能,综合满意率99.85%。推出全市宣传口号有宁才更好,发布主题宣传片《牵手——你才是更好的南京》,制作有宁才更好人才宣传画册。打造“518南京人才日,校地联办青年人才嘉年华、人才巴士直播间、青柠实践高校行等系列特色活动10余场。

    四是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智慧教育培训、智慧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平台就业、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渠道,放开外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限制。加大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力度,对我市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公布的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下限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的2/3给予补贴,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超出最低缴费基数的金额再按1/2给予补贴。

    五是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持续强化劳务派遣单位监管,结合劳务派遣单位年度经营情况报告核验,在全市开展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根据信用评价等级结果,对劳务派遣单位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促进我市劳务派遣服务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监督职能,将外卖、快递、网约车等新业态的行业主管部门商务局、邮管局、交通局等纳入我市根治欠薪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我的南京”APP、市人社局官网设立阳光护薪欠薪线索反映栏目,全方位接收新业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的投诉,并及时妥善处置。以劳动报酬支付情况和落实工时、休息休假的情况为重点,对平台企业和合作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落实整改。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违法行为,以维护公平规范有序的就业环境,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及新业态劳动者公平就业的权利

    六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市人社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积极主动参与针对涉及外卖业务的平台企业、物流代理商企业和劳务外包企业的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新业态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增强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新就业形态行业主管部门,聚焦中小非公企业、平台企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重点领域和群体,通过走进企业内训课堂沉浸式交流研讨、生动案例情景式分析讲解、宣传材料共享式现场推送等形式,帮助企业强化劳动用工的法律意识,帮助劳动者理性合理维权。联合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开展宁姐暖新”“青英吾思荟等公益行动,共同打造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委员所提的宝贵建议,以争创国家级人才平台为总牵引,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巩固提升人才强市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积极促进新业态发展的同时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人才强市25条落地见效。做好战略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型企业家、中青年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等计划的组织实施,统筹各相关部门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巩固提升全域融合成果。常态化开展南京市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围绕人才计划实施、人才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开展活动等方面,扎实推进相关合作事项,助力校地、院地人才合作迈上新台阶。三是着力打造人才生态高地。以紫金山英才卡为主要载体,不断推动各类人才服务全域化、制度化。举办“5·18”南京人才日,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四是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人社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要求,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