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张茜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新街口商圈提档升级和重塑打造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新街口是南京近代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的起点,是南京市具有深厚城市历史、文化和经济底蕴的都市核心,作为南京传统的金融中心、商务商业高地,雄踞主城中心黄金位置,已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的城市名片和形象展示窗口,并因其在国内罕见的经济体量,享有“中华第一商圈”的美誉。近年来,新街口商务商贸核心街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历史与发展中的问题凸显,基础设施老旧,交通系统规划不便,传统商场经营业态品牌布局老化,统筹协调缺乏合力等,限制了新街口商圈进一步发展,亟需提档升级和重塑打造。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我区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1、推进商圈环境品质提升。一是规划先行,引领公共空间改造。在新街口下一轮整体改造中,拟运用“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与手段,打造一批打卡标志地、时尚策源地、潮流发布地。围绕正洪广场、丰富路、王府大街的人行环境动线,将街区特色元素运用到地面标识、艺术灯光、街景雕塑、休憩椅、街口LED屏幕的设计中,打造网红地标,提升整体商业调性。深入挖掘商圈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空间,加强街角绿化、夜景亮化、景观美化,加强商圈亮点、热点的整体宣传、整体营销,打造更多消费、活动、景观等不同类型的打卡点。二是优化布局,打造立体路网系统。依托金陵中环项目建设,重新梳理新街口西南象限动线,加快石鼓路示范段改造、金陵中环与国际金融中心内街广场改造,推进金陵中环与周边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主要载体的地上地下互联互通,丰富新街口商圈西南象限的人行动线。依托新华社地块开发,逐步与实现新百、中央商场、商茂等主要载体之间地上地下空间有机联系,并对周边广场、道路界面等进行优化改造,提升购物体验与舒适度。三是多措并举,助力停车难题化解。针对新华社地块、金陵中环等新建项目,引导项目方在停车位设置上,科学测算需求,合理划定区域,足量提供新增车位供给,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分摊周边楼宇商场停车需求。针对南京新百、中央商场、国际金融中心等改造项目,引导企业方明确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偏差,认识到停车配套对扩大商场客流、推动楼宇招商、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将停车场升级焕新纳入改造工程范围中,一定程度上盘活现有车位空间存量。同时,结合商圈外延区金銮巷文化街区、南台巷休闲街区打造、华盈国际停车场项目建设等,进一步疏解核心商圈整体停车压力。
2、加快商圈消费场景打造。一是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结合中央商场既有载体更新,在商场内打造老街街景,利用与大华大戏院之间的内街打造时光长廊,塑造最具互动性、最具舞台感、最具多元化的文化社区枢纽;结合新百焕新工程改造,推进新百艺术馆建设,通过艺术活动带动商业平台的顾客粘性与人气。重点关注演出、餐饮、购物、娱乐、体育、住宿、文化六个行业,探索高效的商业化运作。近三年,共推出新街口国际消费节、“诗里春风 美美与共”诗歌暨美妆节、露营咖啡节、生活美学集、等近百场沉浸式文旅消费体验活动,成功在正洪广场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实现非遗文化活动首进新街口,进一步拓展了商圈文化属性。二是激发夜间经济活力。围绕大华大剧院、梦田Live House、长藤鬼校等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消费体验场所,引入网红咖啡、餐饮、酒吧等业态,引导商家推出个性化店招、外摆市集,规范开展各类夜间时段的节庆会展、特色主题活动,引导商户策划开展夜间消费活动,培育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习惯与模式,构建以夜演、夜娱、夜食等为主体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三是打造网红城市IP。近年来,随着南京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贸中心三栋楼宇整体亮化建成,企业自发组织的新街口跨年夜灯光秀活动,已逐步成为新街口商圈重要IP品牌。下一步,将对商圈楼宇灯光亮化纳入系统规划中,整体打造、统一运营,并围绕重要节庆,利用光影科技,打造网红场景、3D光雕秀等各类主题灯光秀活动,进一步提升新街口中心区夜间亮化水平,擦亮新街口特色城市IP名片,促进片区人流汇聚、经济发展。
3、提升商圈智慧建设水平。一是拓展智慧应用。在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基础上,持续深化智慧商圈建设,提升一批潮流街区数字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潜力。基于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搭建“云逛街”平台,激发数字消费潜力。积极开展业态创新,发展线上虚拟平台与线下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智慧零售新模式,引导商场积极打造智能餐饮、智能试衣、VR购物场景体验等消费场景,加快门店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赋能企业发展。加强与中国移动、银联以及各商场、楼宇的沟通协作,加强新街口核心商圈区内的数据归集,实现商圈内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深度加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商圈客流进行游客行为分析、画像分析、商圈联动分析,搭建商业信息数据库,采集商圈内品牌、业态布局等商业信息,为商圈大型商业体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作为商业体进行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不断提升商圈智慧化能级。三是完善配套供给。盘活商圈内各类资源,完善配套智能座椅、智慧灯杆、智慧导视、智能垃圾箱等智慧设备,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同时,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打破现有楼宇管理平台孤岛格局,以楼宇能效管理为核心,建立起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访客数据管理中心、以载体资产管理为目的的楼宇运维管理中心,通过后台实时反映人流、租售、经营基本情况,推动楼宇设施、运营模式、租售动态及客户服务的升级,提升楼宇品质。
4、统筹商圈协调有序发展。一是匹配管理机制。针对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圈地跨三区的特点,积极配合市级层面成立三区共管的常设机构,整合全市及三个区的资源力量,协助推进新街口核心区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品质提升、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文商旅融合发展、城市治理体系优化等方面的工作,科学制定产业、空间、运营、管理规划方案,统筹新街口商圈全局发展,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新街口商圈产业和环境品质升级,将新街口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级“中华第一商圈”,不断释放片区经济活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经济贡献度。二是完善管理办法。新街口地区控规严格,老旧载体多,改造提升等需与相关部门一事一议的进行协调,手续繁琐且周期长,不利于商圈在公共品质提升、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参考全国同类商圈,针对新街口核心商圈特点,积极建议市级主管部门出台新街口商圈的相关管理办法,在规划建设、产业定位、城市管理、活动审批、氛围营造、店招设置和彩化亮化及执法保障等方面统一管理口径、提供法律依据,以更加完备的制度化建设加速新街口商圈各项事业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秦淮区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