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王泽宁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税收方面,今年在落实好前期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国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延续完善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的减免,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方式,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直达快享。社保方面,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政策至2024年底,即失业保险继续执行用人单位0.5%的缴费比例,一季度失业保险降费累计减收7.8亿元。创新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申领使用省创新券,2023年度全市共9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申领创新券,累计获得省市补贴资金566.06万元。加快培育“四科”特征明显科小,重点推进具有“一类”知识产权且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的科小向高企进阶,2023年入库科小23569家、同比增长16.8%。
2.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建设,指导南京征信平台扩大涉企数据归集范围,研发推出信用评分、企业画像、企业风险监测等多维度征信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南京征信平台大数据赋能,推出“紫信贷”“征信e贷”“鑫e小微”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截至一季度末,南京征信平台已归集建档68.61万家企业,沉淀超5490万条涉企数据信息,帮助12670户小微企业获得融资1078.24亿元。持续探索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构、银行等“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和政银担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财政对重点担保机构给予业务补贴或代偿补偿。
3.持续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发挥国家、省、市民营经济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作用,宣传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将对中小微企业家的培训纳入我市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体系。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培训班,赴经济发达地区学习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同时交流知名企业在创新发展领域的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之间互动交流与深度合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体系。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双十条”服务举措,促进“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门”的精准化,帮助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同时持续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加强政策落实效应跟踪评估,积极向上级税务机关反映。持续落实阶段性降费政策,继续深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及乡村民宿、非遗文创协会等对接需求,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开展“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并持续开展创业大讲坛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等平台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的深入合作,为中小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服务支撑和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精准助力中小企业。
2.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征信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等资源,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充分发挥10亿元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作用,助力民营企业降低转贷成本、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百场活动“升级版”,加大对金融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为金融机构与企业创造更多的洽谈空间与合作机会,推动企业需求、产业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精准高效配置。持续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推广,广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3.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8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以市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委员会为平台,通过委员会“以一帮十·创福小组”举办主题沙龙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本着“互联互通、互帮互助、互学互鉴”理念,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发挥市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委员会作用,利用新宁商大讲坛、新宁商主题沙龙等活动,引导中小微企业把握新形势、聚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确保企业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