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37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规范医美行业广告宣传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6 15:03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朱昱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医美行业广告宣传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针对医疗美容行业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市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等文件精神,针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再次重拳出击。市卫健委充分发挥部门主管优势,严把广告审查关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通过加强政府监管、畅通投诉渠道、开展教育宣传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促进全市医美行业规范化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强化日常监督,提升监管效能

    (一)严格医疗广告审查。市卫健委依法开展医疗广告审查,2023年,共审查医疗广告582件,在2023年度广告办件医疗广告发布媒体类别、医疗机构类别中,含网络类别占比95%以上,口腔医疗机构、美容医疗机构占比排前两位。网络广告已成为医疗机构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美容医疗机构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成为申请办理医疗广告的主力军。部分广告申请中存在夸大宣传,出现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治疗价格等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问题。

    (二)强化广告宣传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履行对商业广告的监管职责,利用广告智慧监管体系,依托四级广告监测网络,对医美领域危害性大、群众反映集中的虚假误导宣传,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予以重点监测,强化三位一体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一是升级广告智慧监管系统。整合广告监管与发展中心工作,以数据集成为基础,以监测监管核心业务为主干,建立健全数据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消灭数据孤岛,提升线索发现、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二是创新社会共治广告监管模式。秉承人人都是广告受众,人人都是广告监督者的理念,建立户外广告监管云平台,实现了从单一政府监管到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三是启用LED户外电子显示屏监管小程序。解决监管堵点难点,通过非现场监管创新应用,为查处违法广告行为、快速处置因不当内容引起的舆情事件提供有力抓手。2022年以来,市局共开展医美专项广告监测3期,监测广告近6万条,发现涉嫌违法线索25条,均依法依规处置。2023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医美行业不正当竞争案件4件,罚没款139万元。

    (三)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市市场监管局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监管,对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巡查和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多种方式督促平台排查整改,要求平台经营者严格核验平台内医美机构及销售产品的相关资质,落实信息公示、审核等主体义务,履行资质信息审核、商品信息管理和违规行为制止、报告、停止交易服务等法定义务,禁止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和价格促销行为。加大对医美机构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据《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履行市场监管部门在医美领域的投诉举报工作职责,努力保障涉市场监管职能的医美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一是畅通热线渠道,做好具体投诉的接办工作。保障12315热线24小时全天候运行和人工接听,2023年,市12315平台共接收医美相关投诉4061件。二是强化效能管理,保障投诉事项的办理质效。做好12315平台投诉的跟踪督办,2023年平台医美有效投诉办结率为99.975%。发展医疗机构入驻12315平台成为ODR在线调解单位,直接参与处理相关医美投诉推进12315平台数据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梳理重点机构、产品和问题,强化市场领域源头管理。三是推进投诉公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序推进12315平台投诉信息公示工作,2023年,通过微信、支付宝“12315投诉公示等小程序向社会公示南京市医美机构市场监管相关投诉信息197。四是监测风险信息,推动事故风险信息早处置。24小时实时监测12315热线来电信息,接收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信息,第一时间将存在事故风险的医美投诉转入应急体系排查处理。

    二、开展专项整治,发挥部门合力

    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及时通报医美行业监管工作的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强化协同治理。市卫健委牵头建立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案件移送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打击非法医美的工作合力。

    202210月至20232月,市市场监管局与卫健委、公安等9部门联合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聚焦虚假宣传”“假货频现”“非法行医”“价格欺诈等行业突出问题,对照四张清单制定检查方案,对全市1701家市场主体开展现场检查,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以监管手段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项行动期间共查办案件36件,罚没款101.8万元,向社会公示典型案例5件。20231月,国家专班督导组一行来我市开展督导检查,对我市专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

    三、重视教育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深刻认识当前的形势变化,学习新的理念,掌握新的本领,适应新的挑战,着力解决监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基层执法监管实际组织系统业务培训,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媒体,邀请执法骨干授课,讲授查办案件的要点和技巧,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加强对相关单位的专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努力营造依法经营、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将宣传工作和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消费者辨识能力和经营者守法意识。市市场监管局运用微信公众号、微视屏等媒体,加大政策法规和监管工作宣传力度,相继制作了多部科普宣传片在省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播放,受众达百万人次;每年定期举办医疗器械宣传周活动,让安全用械深入人心,让共享健康普惠民众。市卫健委深入医美医院等经营场所,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集体普法宣传教育,宣传医美领域药品安全、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要求行业人员依法经营,不得开展非法医美医疗活动,严格按资质行医。

    我们赞同朱昱委员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法履职尽责,完善联合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压实医美机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防线。

    一是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医疗美容、植发美发、美妆美体、减肥健身、孕产母婴康复等机构,通过炮制虚假案例、制造容貌焦虑等方式,虚构、夸大自身资质及从业人员情况,或对产品功效、美容美体效果作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基层监管执法实际,突出互联网等重点媒介,组织业务培训。卫生部门加强对医美机构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尤其加强医疗广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两部门将视情况联合开展医美行业法律法规培训活动。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多途径、多形式宣传医美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医美服务范围和合规机构的辨识能力。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发动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对医美行业监督的社会共治。

    四是发挥部门合力。坚持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卫生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严把广告审查关,加大对市场监管部门移送的,发布违法广告情节严重的医疗机构处罚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医美行业中发现的不正当竞争、广告和价格违法等行为,严格依法查处,畅通部门沟通渠道,对疑难问题共同会商研判。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市场监管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