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588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维护新就业群体权益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6 10:44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张晓慧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维护新就业群体权益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经济模式迅速崛起,包括外卖配送、快递、网约车在内的各种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给劳动力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提升我国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渠道、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一、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权益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一是率先出台规范性文件。20214月,市人社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市公安、市司法局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的指导意见(试行)》,开拓性地为推进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依法分类规范、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二是率先成立行业协会、组建工会联合会。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市市场监管等部门经过协调联动、积极筹备,于20218月指导在宁经营的38家网约配送平台头部企业发起成立全国首家地方性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同年9月,顺利成立南京网约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积极构建南京网约配送行业劳动者值得依靠、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首批吸纳会员一千余名。三是率先成立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为更好的协调处理劳资关系,积极将三方机制引入新业态行业,2022年成立了快递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并签订《南京市快递行业集体合同》,提升行业企业遵纪守法和规范用工意识。2023年,市快递行业成为我市首个获得南京市集体协商质效评估三星级行业的新业态行业。四是率先响应党建引领成立行业党组织。指导组建了全省首个建在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市人社局主管)内部的实体化基层党组织——中共南京网约配送行业协会支部。协会党支部隶属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街口商务街区党委,目前有平台企业管理人员和外卖骑手党员5名(党组织关系均转入支部)。五是率先举办市级一类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2022年,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和秦淮区委等六部门(单位)创新举办南京市第一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竞赛获奖选手也成为全省首批通过参加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被认定达到三级/五级职业技能等级的网约配送员。在第一届的首创效应影响下,第二届赛事也顺利进行。六是率先进行题库开发、推进第三方社会化等级认定。探索创新校企协合作模式的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第三方机构的备案,推进相关职业技能题库的开发建设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去年,实现全省首家获得网约配送员工种认定资质的社会化认定机构,开展第一批非竞赛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授予第一张非竞赛社会化认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网约配送行业及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就业新业态群体高质量发展。一是实体运行掌握情况。全省率先实施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承接市级快递行业党委、市级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全市快递、外卖配送行业党组织、党员、平台企业、专兼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掌握了解,在市邮政管理局列统的国内非公快递品牌企业12家,从业人员约3.8万人;在市市场监管局列统的规模较大外卖配送平台9家、站点626个、骑手2.4万余人。当前,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行业、板块双线排查方式对快递、外卖、网约车、货车、网络直播头部企业或重点平台企业党建底数进行大起底、再摸排,旨在全面掌握新就业群体整体情况。二是凝聚力量提升品牌。实施年度聚心行动党建品牌,遴选发布十大党建服务项目,指导律所党组织与新业态平台企业党组织签署党建共建和法律公益服务协议,发挥党建链接资源作用,为新就业群体找好法律明白人;全面提档升级宁小蜂驿站载体和功能,深化推广交通宁小蜂驿站,在去年已围绕驿站周边协调128个临时停车区的基础上拓展成果,解决最后一米停车烦恼。三是聚力服务中心大局。引领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通过担任网格员、安全员、志愿者等形式,在社区治理、网格治理、应急处突、志愿服务中担当作为。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机制以及保障激励机制,加强相关先进典型的选树推广,形成群体与社会双向互促、良性互动。持续强化党建工作政治核心作用,以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和重点快递企业为重点,加强带动新就业群体党员群众当好宣传员、传递好声音,把新就业群体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到党的周边,推动党建和业务、企业和群体全面过硬、一体发展。四是引导凝聚关心关爱。市区两级积极在全市范围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建设宁小蜂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宁工享南京工会爱心驿站等休息落脚点,为其提供饮水热饭、充电防雨、医疗急救等基本服务和换电、应急维修、政策宣传等特色服务。推进与宁e企兴业党建引领助发展服务行动,围绕网络主播群体实施市场助拓、法律助援、人才助育等惠企十助服务。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特殊需求,为其赠送互助保障(保险)、发放暖心礼包、举办蜂宝贝快乐之旅公益夏令营、健康大篷车免费体检及夏送清凉”“冬日暖心慰问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氛围。

    (二)创新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一是贯彻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一方面,我省于20209月全面实施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缴费比例等政策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规范统一,国家从2022年起又实行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一步对相关政策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统一规范。另一方面,鉴于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形式更加灵活等特点,国家和省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作了专门的优化完善,新就业群体缴费费率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费率可低4个百分点;新就业群体可在规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缴费基数;新就业群体可自主选择按月、按季、按年缴费等灵活便捷的缴费方式。且我市户籍人员还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此,我市均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统一政策贯彻执行,维护好灵活就业人员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权益。二是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职工医保。近年来,我市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平台企业为新业态从业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参加我市职工医疗保险,从制度设计、实现路径上保障了新业态从业劳动者各项医疗保障权益,在落实《关于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医发〔2021104号)规定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医发〔202293号),明确自202311日起,持有我市居住证的劳动年龄段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南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享受本市职工医保相关保障待遇。根据以上规定,委员们在建议中提到的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由所在企业参加我市职工医保,拥有我市居住证的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我市职工医保。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494元,缴费率为8%三是开展职业伤害试点强化兜底保障。根据人社部等10部门统一部署,我市自20227月起实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曹操出行”“快狗打车”“货拉拉”“美团外卖”“饿了么”“达达”“闪送7个平台首批进行试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商保机构三方联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伤害保障服务体系。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向平台企业按单收取职业伤害保障费,并通过开辟业务办理绿色快速通道、优化经办流程等措施,及时对受到职业伤害人员给予医疗待遇、伤残待遇等保障。截至2023年底,全市接收职业伤害事故受理申请办结率为95.1%,共完成待遇支付1174人次,支付金额2758.36万元。四是扩面提质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联合医保、税务、行业主管部门,面向新业态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宁参保·为您护航系列宣传活动。聚焦快递末端备案网点快递员等重点行业人群,拓展参保覆盖面。结合社保三送活动的开展,帮助企业做好参保及相关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平台及其合作商企业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支持力度,推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停保业务全城通办,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实行就业登记承诺制,灵活就业人员可就近就便通过社保窗口、省人社厅网站或手机APP自助办理参保手续,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无差别服务。

    (三)积极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帮扶。一是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强化用工规范。贯彻落实《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南京都市圈新业态劳动用工指引》,指导新业态用工企业明确权责规范用工。协助省人社厅制定《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在全国首创将不完全劳动关系的纠纷处置纳入仲裁、监察维权渠道。加强行业工会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劳动用工监督活动,助推新业态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目前南京市已成立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行业工会组织。二是推进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联动开展2023年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向全市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发布《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提示函》,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发挥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作用,推进快递行业开展集体协商,并组织成员单位对快递行业签订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就检查中发现个别快递企业存在非全日制小时工资标准低于法定标准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立即整改。召开南京美团骑手权益保障协商恳谈会,组织美团外卖骑手代表与美团企业代表围绕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进行集体协商,并形成会议纪要。三是贴近行业需求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鼓励技工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在市人社局官网南京市职业培训e起学专题专栏发布网约配送实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策解读及权益维护”“新媒体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等公益性课程,鼓励网约配送、直播销售、民宿服务、养老照护等从业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随时学、处处学的培训需求。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创办你的企业等项目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按规定申领职业培训补贴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特点,通过广泛宣传阳光护薪二维码,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扩大维权知晓面,全方位接收欠薪线索,实现一点受理线上流转,及时处置,充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对新业态劳动用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将平台企业及其合作商企业纳入执法检查的重点,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问题。以成立市根治欠薪工作专班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和联合化解机制,共同化解行业内涉及新业态的矛盾,规范新业态企业经营行为,确保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对照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人社部门将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一道,积极配合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完善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制度,营造良好从业就业环境,全力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委员们对人社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指导,欢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