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301号提案的答复
    (加强主城区粮食储备 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责任)
    发布时间:2024-07-19 18:04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江迪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加强主城区粮食储备 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储备结构方面随着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我市已形成以南京粮食集团为龙头,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个产粮区为支撑的市区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并结合口粮消费习惯、粮价综合走势,合理调整稻麦比例。在储备规模方面,我市建立了与城市人口相适应的成品粮油储备,原粮、成品粮油储备分别满足全3个月以上、15天以上消费需求,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要求。在加工能力方面,我市稻谷日处理能力8600吨、小麦日处理能力600吨,能够满足全市日消费3000吨左右成品粮需求。在应急网点建设方面,依托大型连锁超市、生活大卖场、农贸市场等设有粮食应急网点323个,应急加工企业29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在产销合作方面与淮安市长期签订50万亩优质稻米、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合作基地,在应急状态下15天内可供应南京市场成品粮3.6万吨。另外与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等省的产粮大市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全市外埠粮源稳定、供应基础扎实。市内粮食库存充裕,供给能力充足,先后经受数轮“新冠”肺炎疫情和20211103成品粮抢购风波20221025铁路货运尧化门站货场疫情”等特殊时段的检验,能够保障全市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

    一、科学布局粮库选址,不断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结构

    近几年,我市严格按照《南京市“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要求,遵循“一轴两翼”的整体规划思路,科学布局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形成了以市级储备库为主区级储备库(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为辅的整体布局大力整治“小散远旧闲”库点,采取修建一批、收回一批、置换一批、报废一批等方式,国有粮库中部分储存条件差、运营成本高、粮食损耗大的库点得到有效整治,国有粮库数量由141整合为21个,全市粮食库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动各类粮食仓储项目建设,新建南京粮食应急保供中心,江宁凤凰山粮食储备库、江宁彤山粮食储备库等一批现代型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进一步筑牢我市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二、紧扣国家最新标准,大力抓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高标准粮仓的决策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202312月颁布了《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该标准通过提升仓房建筑、进出仓工艺、绿色储粮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要求,实现粮食产业的绿色、智能、节能发展。我市现有粮食仓储设施以高大平房仓为主,占全市标准仓房仓容近90%,现代化程度较高。今年初开工建设的南京灵山粮食基地高标准粮仓建设项目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最新标准施工,代表了我市粮食仓储设施的最新水平。

    做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绿色储粮技术的运用,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形成了适应江南气候特点的储粮适用技术。国家大力推广的以“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为主要内容的“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全市广泛运用,效果明显。进入“十四五”后,我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装备制造、财力资金等优势,在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中大胆试用、大力运用成熟新技术,基本形成了以“横向通风、充氮气调、生物防虫、智慧粮储”为主要内容的“新四合一”储粮技术,为安全储粮奠定了基础。

    三、规范粮库日常运营,不断提高储粮单位管理水平

    近几年,南京市深入实施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严格落实“两分离、四分开”要求,地方储备粮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全面实现国有粮食企业人员、财务、账务、实物的严格分开,粮库运营进一步规范,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仓储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粮库对粮食从扦样、称重、入库再到通风记录、熏蒸记录、出库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可以实时掌握,随时调度。同时,粮库每日通过粮情测控系统逐仓测试温湿度变化,发现异常粮温及时汇报并进仓查看规范处置,定期汇总粮情数据并做分析研判,做到粮情信息“一口清”。

    在收购现场醒目位置公示收购粮食的品种、质量、等级、价格等信息以及根据《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10178号文)执行的增扣量标准等,做到标准上墙、政策上榜、样品上台收购全过程公开透明,收购现场公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12325、投诉举报监督热线12315,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做到信息公开“全透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对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对照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在仓储设施布局建设、应急保供体系建设、粮库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发力,全力推动我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