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03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依托产业基础、结合央企功能定位,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31 11:01 来源:市投促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九三学社南京市委:

    你们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依托产业基础、结合央企功能定位,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央企持续发挥着压舱定向的重要作用。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央企招引工作,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推进央地合作

    一是明确方向,优化打法。深入研究《“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方案,密切关注近年来新一轮央企机构离京信息,结合我市“2+6+6”创新型产业体系,于2023年制定了《全市央企招引工作方案》,明确了近3年全市央企招引的目标任务。梳理“百家央企”清单,寻找与南京主导产业的契合点和潜在合作点,锁定目标企业、目标项目,已有力促成中铁建南京数字智谷、宝武井下采矿智能公司等项目顺利落地。

    二是高位推动,加密对接。建立市领导日常联系和拜访机制,由市领导分别联系对接各类央企。2023年,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拜访、接待、调度央企10余次,加快央企项目落地,促成华电江苏能源光伏电力运管中心等项目落地。相关分管副市长也多次赴央企走访,协助解决问题和困难,推动新的合作,充分体现了领导招商、高位推动的带头示范效应,实现中节能、通技集团等多家央企与南京首次建立联系、首次设立公司、首次合作项目等多项“零”的突破。充分争取省国资委支持推介招引合作信息,已与近30家驻宁央企建立对接渠道,持续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服务企业面对面”,建立畅达高效的企业诉求回应解决机制,并推动新工集团加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三是形成合力,推动落地。针对央企项目层级较高、涉及面较广的特点,市相关部门、板块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央企项目的推进效率。市投促局先后近20次分别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拜访央企机构,洽谈合作,储备并推动了一批央企项目。市国资委及时盘点全市国资平台相关资源,挖掘与央企合作机会,加快推进中电防务平台混改,推进东南基金与招商局合作组建总规模10.88亿元投资基金,浩鲸云计算、上海金仕达等投资项目正在申报创业板。驻京办建立与在京央企的日常联络机制。鼓楼区印发《鼓楼区央企集中走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全省央企招引服务第一区。建邺区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等方式联动保障央企落地。江宁区组建“驻京招商联络处”,抽调骨干人员常驻北京。

    四是活动引领,营造声势2023年,我市先后举办“南京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金陵故乡行-南京高质量发展汇报会”、“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项目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中电建集团与南京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无人科技技术创新中心、中能建装备产业园、中交隧道工程局总部、中建二局土木工程江苏区域总部、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及转型升级、中航发新一代涡轴发动机研制等一批重点央企项目落地,并邀请近10家央企董事长来宁考察、洽谈对接。20244月,我市在京举办新产业、新布局、新篇章央企合作交流会,现场3个央企产业项目和2个央地合作平台签约,其中中国安能首进南京新设区域总部。6月,举办“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参会客商中,央企代表超过10%,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董事长卜玉龙、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副总经理刘学林等出席。这些活动的举办,有效激发了全市上下的工作动力,掀起了新一轮央企招引的热潮。

    2022-2023年,我市新落地央企二级、三级公司57个(二级9个,三级48个),包括: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电建华东区域总部,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建材集团基础建材华东区域总部,总投资70亿元的中国能谷中央商务区总部,总投资30亿元的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央企的功能定位,针对央企业务特点和诉求,进一步提升央企招引力度,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拉长补短,开展央企靶向招引。大力推进“强链、破零、履约、提质”四大行动,整合和统筹全市资源,广拓渠道,开展精准招引。尤其是摸排尚未在我市布局的央企,加强对接和联系,力争实现与此类央企的“破零”合作。重点关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规划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依托南京市现有产业基础,聚焦央企相关优势产业链,洽谈推进合作。

    二是进一步聚焦央企数字化、绿色化投资增量。据了解,数字化、绿色化仍然是央企未来几年的重点投资方向,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增量。围绕数字化领域,充分发挥我市软件信息方面的优势,发挥华为等已落户头部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推动与央企数字板块合作,引进数字经济相关项目。围绕新能源领域,充分利用国网江苏能源、南瑞继保等落户央企在该领域已形成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态势,引入央企能源板块相关资源,形成投资增量。

    三是以老带新、挖潜价值,放大央企落户联动效应。从过去三年央企公司落地的情况来看,区域总部项目落地后对央企集团内部关联公司的影响和带动性很大。加强对央企总部机构的服务保障,推动其在宁注册子公司并纳税,促进央企存量再增资、吸引关联企业落地。同时,部分央企在其产业链、供应链中有很强的话语权,往往是“落一子,布一串”。研究强化招商引荐方面的奖励政策,引导支持在宁央企发挥“链主”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集聚。

    四是整合优势、创新路径,推动央企合作模式多样化围绕央企项目高频关注的产业基金和应用场景等需求,“一项目一方案”研究解决路径。充分发挥南京创新、科教资源优势,制订专项政策,加强对央企研发中心招引,争取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结合已落地或在谈的头部外企、民企发展新需求,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合作。促进国企改革导入央企产业资源,通过混改、直投、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央企对南京存量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与赋能,共享央企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以“联合体”的形式,深度参与本地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投资促进局

    20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