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5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南京地铁5号线方家营站名变更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6 00:00 来源: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顾国华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南京地铁5号线方家营站名变更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地铁既有站名命名规范。我市地铁车站命名流程具有确定性、规范性等特点。依据国务院、省、市《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2014年起,我市新开通地铁线路车站命(更)名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邀请专家、市民政局(地名办)、市地铁集团和车站属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经现场踏勘、听取部门意见、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召集专家咨询论证等流程,形成最终线路车站命名方案,批复市地铁集团,并报市民政局(地名办)备案、公告社会。地铁5号线车站按规范程序于2020年1月完成命名。

    地铁车站一般按照区片名称、标准性公共场所名称等顺序命名,5号线“方家营站”在现场实地踏勘时有“方家营站”、“南堡公园站”、“宝塔桥站”三个较为合适的备选方案,其中“方家营站”站名在两次社会公示过程中,社会认可度较高,最后经专家咨询论证会研究并报请市政府同意,最终命名该站为“方家营站”。

    二、地铁车站更名成本高、影响大。地铁作为大运量公共交通,因准点、便捷、安全、运量大,侧重于方便沿线周边市民通勤出行需求。地铁车站一经命名,具有指位性、确定性、区域性强等特点。目前,南京地铁已正式开通载客运营13条线路,且已成环成网,车站更名存在一定风险。

    一是更名将对全线网运营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地铁车站更名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更改该线路及各站点的标志标识,也涉及对全线网络图、导向标识系统、控制中心系统、信号系统、票务系统、车辆系统等重要设施设备进行改造,还需对列车进行相关改造,包括车内几何线路图、车辆TCMS、列车报站系统(导乘屏及站名图、语音播报、IDU、LCD、FDU等)改造更新、车载PIS系统软件加载等。因地铁不间断运营,改造工程只能在全线网车站停运关站后进行施工,工序复杂、时间紧张,会对稳定运行的设备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增加运营安全风险。

    二是更名将对社会面关于地铁站名的共识造成影响。地铁5号线站名已于2020年1月向社会公告,已有4年多时间,在社会公众中已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5号线南段已正式开通载客运营,北段目标于2024年底开通试运行,线网已完成站名标识、装饰装修及相关运营系统的信息加载及设置等工作,若再大规模开展站名标志标识更换及系统改造、调试等工作,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再开展站名更名公示,将在社会舆论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影响。

    三是更名将对地铁建设运营经济性造成影响。鉴于车站更名改造为系统工程,车站标志标识、各系统等更新改造费用巨大。南京地铁作为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其建设与运营需执行严格的政府财务审计要求,因更名带来的更新改造费用未在线路建设概算中列支,没有相关资金来源,缺乏支撑依据,存在较大的财政安全风险。

    综上,考虑到更名后需配套更新完善标志标识、各系统等,成本高、影响大,可能引发较多社会舆情,关键是地铁公司已从今年起实行“成本规制”,车站更名改造所需的巨额费用没有来源。我局建议仍沿用“方家营站”站名,可协调地铁运营公司在站点语音播报中加强“南京长江大桥”的指位性引导,进一步宣传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底蕴,推动南京旅游文化的发展。

    在今后的地铁车站命名工作中,我局将更加注重规范命名流程,加强意见、建议征求力度,尽可能发挥车站名称“命名一站、带动一片、指引一方、发展一个版块”的区域性作用。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