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李嘉平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药品“网订店送”医保结算,互联网企 业参与“三医联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1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和医保支付政策,探索信息共享,实现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支持各地开展定点药店“互联网+医疗”的新服务模式。目前,全国多地包括安徽、上海、河北等省市均在加快推进定点零售药店实现“网上购药医保支付”,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南京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及任务分解方案》(宁委发〔2024〕5号)等文件精神以及相关工作部署,计划依托南京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智捷付”平台,建设南京医保线上购药平台。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一是实现医保移动支付能力。开发建设医保“智捷付”平台,为全市参保人提供线上医保结算服务。目前,全市已有65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对接工作,其中省人民、鼓楼、市第一、明基等50家已正式上线,累计结算超70万笔。我们力争年底前完成全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结算量大的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对接上线任务。
二是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建设。在原“双通道”药品管理系统基础上,搭建了联通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定点零售药店、医保经办机构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2023年6月1日,率先在全省第一家正式上线运行。“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以参保人为中心,医疗机构、处方医师、零售药店和医保经办机构基于同一平台协同服务管理,实现了对参保人使用门统或“双通道”国谈药用药申请、复查评估、费用结算、享受待遇的全方位保障,经办流程更优、服务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多。
三是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组织鼓楼、明基、省人民、市中西结合等医院先行先试点,为参保人居家线上看病购药、线下药店购买处方药开具处方等应用场景提供能力支持。目前,鼓楼医院、明基医院、省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4家互联网医院可提供在线问诊、开具处方、医保结算、送药到家等全流程医保线上服务。目前,鼓楼医院已结算162196笔,明基医院73609笔,省人民医院2390笔,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743笔。
四是完善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借助医保码身份认证功能,开发建设就医购药实名制管理系统,督促引导参保人在就诊、检查、购药前,通过医保IOT设备刷脸进行身份验证,杜绝盗刷冒名顶替使用风险,确保医保基金安全。目前,全市共有5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部署IOT设备,其中50多家医药机构完成改造调试投入使用。我们力争年底前实现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人脸识别”覆盖率达90%,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覆盖率达80%。
二、工作进展
目前,按照项目整体推进计划,我局已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通过专家评审。2023年下半年,我们即启动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多次组织相关专家研讨论证设计方案,评估项目建设投资,编写完成项目实施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市数据局审核。1月25日,市数据局会同市委网信办、市委机要保密局组织了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情况介绍、建设方案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项目可研报告通过评审。
二是初步形成建设思路。年初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益丰大药房等本地头部企业深入讨论医保在线购药的实际需求和建设思路,邀请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平台探讨交流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细化明确平台建设方案,严格按照项目批复要求和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做好项目招标采购、设计开发等相关工作。
二是深入研判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的隐患漏洞,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规定,确保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保证医保基金安全。
三是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探讨交流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建设线上医保购药平台,是南京市大力创新“互联网+”医保服务的重要举措,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参保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线上挂号、就诊、处方流转、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等服务。提升了南京医保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
南京市医疗保障局
2024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