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赵春萍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投入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和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南京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着力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构建“三专三全”(专业人员、专职队伍、专门管理、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学生身心健康工作队伍,全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市教育局牵头23家市级部门成立“南京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联合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全链条建设‘八项重点行动’”。教育系统成立市-区-校三级 “润心”行动专班,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专人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全市中小学统筹利用班队会课、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等课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和课表,确保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健全市-区-校三级心理教研体系。广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开设心理小社团,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化意志品质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体育、艺术等学科融合教育研讨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教育教学每个环节。
(三)优化预警干预链条
全市中小学结合定期心理测评、特殊时期重点排查、教师和同学日常观察、家访、学校定期研判,全面掌握学生身心状况及家庭情况,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对重点关注学生实施“一生一策”跟踪辅导。建立完善的陶老师工作站-各区分站-学校心理辅导室三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牵头相关部门探索联合预警、联合家访、医教协同等联动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精准帮扶与关爱。
(四)强化专业师资配备
2022年,印发《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合理核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量、畅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通道、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政策要求。2023年,印发《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全链条建设“八项重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心育教师“专职专业”配齐建强行动。将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情况纳入“健康南京”考核、市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等。目前全市中小学均配有专兼职心育教师,其中专职教师近600名,2023年新增100余名。
(五)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共培养高级心理辅导师0.14万名、中级心理辅导师1.6万名,3.2万名教师接受12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班”培训。2023年,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全员关爱导师制”,引导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家长的“育人伙伴”,发挥全体教职员工育人作用。“全员关爱导师制”推行以来,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与研讨,提升全体教师的关爱能力。
(六)深化心育科学研究
组建由30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会引导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工作开展提供智力支持。成立“南京市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配备专职心育研究员,切实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科学研究与实践指导。启动“记忆育心”研究与实践计划,提出“专门学科+全学科”构建育心课程、“专门场所+全场域”构建育心空间、“专职教师+全员导师”构建育心关系,通过为学生构建美好成长记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二、下一步举措
(一)持续强化师资配备
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配备,力争到2025年,市、区教研机构配齐专职心理教研员,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照师生比 1:500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持续完善培训体系
建立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分层培训体系,市级重点面向各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区级重点面向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校级面向全体学科教师,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育管理者与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能力。
(三)持续拓展社会资源
鼓励学校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医疗机构、高校院所、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力量,试点探索驻校社工,汇聚各方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专业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