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王胜华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南京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增动能不断提升外贸发展水平的建议》收悉。我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科技局会同19家市级部门、市属国企和相关板块,以及51所在宁高校、14家科研院所、8家国防科工单位,建立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办产学研合作和需求对接服务活动。鼓励联合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市37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中省列统221家,位居全省第一。积极打造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全市累计在全球20余个国家布局建设了一批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累计开展重点对接交流活动约400场次。全面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市工信局出台《南京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集合政产学研力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产业强市进行全面部署,组建8个产业工作专班,一群一策”实施新一轮产业强链行动。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工业软件发展,法国达索系统工业软件云平台、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纵深推动“智改数转”,推动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星级上云等项目。
二是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服务。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金服”平台,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4月底,“南京子平台”共接入各类经营主体26.65万家,授信金额2369.7亿元;“南京金服”平台注册授权企业超8万家,上线各类金融产品78项。为我市有续贷需求但缺乏短期流动资金的民营企业提供暂时性周转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4月底,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累计实现转贷金额91.06亿元,转贷笔数2113笔,服务企业1771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专利申请预审服务,创新开通专利申请集中预审服务,试点推进专利复审无效多模式审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每年制定《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建成“市、区、街镇”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体系,2023年案件调解成功率达61%,调解成功案件数同比增长6.2%。
三是积极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聚力跨境电商发展,制定出台《南京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计划(2023—2025年)》,围绕“主体培育、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生态建设”四大行动,明确发展目标及工作任务。统筹指导各板块因地制宜打造资源互补、错位发力的11个产业园,梯次配备了23个各类主题的中小型孵化基地,依托园区集聚优势推动跨境电商实现快速发展。加大行业头部企业招引力度,主动服务苏豪控股、泉峰电器、爱韵乐器、丝享家等3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推动本地链主企业转型发展。举办第32届华交会跨境电商专题展,组织苏豪控股集团、江北芯科、玄武玺承等18家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参展,是华交会专业展区中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专题展。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指导意向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资质申报,优化二手车出口环节,及时对接市公安局、金陵海关,推进过户、通关、注销等手续办理,目前已有江苏天泓、南京向日葵汽车等新通过资质备案企业走通二手车出口流程,实现业务“破零”。截至5月底,全市共出口二手车1111辆,出口金额达2490.6万美元。
四是着力优化企业服务。强化国家、省级稳外贸政策宣贯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联企服务工作的通知》,健全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联企服务机制和问题清单销号制度,与海关、税务、信保等部门协同解决企业困难。签订《南京市人民政府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扩大出口信保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支持开拓国际市场、贸易新业态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等。扎实落实2024年省、市级货物贸易促进计划及机票、展位费等扶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市、区联动做好第135届广交会等重点展会组织及跟踪服务。鼓励各板块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广交会现场组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商务洽谈、业务交流等活动。南京市交易团累计组织261家外贸企业参展,涉及通用机械、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46个各类展区,新参展企业超35家,参展摊位数、展位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金陵海关、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委金融委办等部门,进一步推动我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增动能。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1个万亿级、1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争取突破1万亿元,涉软从业人员超110万人,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强化技术转移专业力量培育,支持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培养,面向在宁高校组织高层次技术经纪人交流培训。加快优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质效,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布局建设10家概念验证中心、10家中试基地,遴选2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持续培育40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构建可行性分析、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一件事”体系。
二是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拖欠账款清理力度。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民营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实施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攻关项目。引导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向民营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导入优质创新资源。三是壮大科技型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持续加大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为标杆的企业培育力度。
三是进一步加大新业态培育力度。持续推动苏美达五金、泉峰科技等更多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积极推广运用擎天助、苏豪通等综合服务软件,实现一般贸易向跨境电商转变;加快发展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公共海外仓,强化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完善综合服务供给,形成“一区一载体”。引导各板块围绕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等领域继续梳理优势企业,培育打造细分领域产业带独角兽、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等。依托南京(秦淮)二手车跨境出海产业园,推动建立二手车出口联盟,建设贸易、物流、金融、装备等企业生态圈,支持二手车出口龙头企业搭建全球二手车选购平台,打造二手车“出海”的南京品牌,推动我市二手车出口高质量发展。
四是进一步助力企业抢抓国际市场。落实省、市贸易促进计划,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并申报贸易促进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第二批开拓国际市场)项目申报,对2024年上半年出海参与商务活动的企业依据市场开拓成效给予分档支持。市区联动做好第136届广交会、第七届进博会等重点展会跟踪服务,如参展企业推荐、展会现场管理、参展跟踪服务等工作。鼓励各板块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广交会现场组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商务洽谈、推介交流等活动。强化出口信保风险保障作用,落实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加大限额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出口信心,持续实施中小企业平台统保全额补助与短期货物险补贴政策。
南京市商务局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