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邓润飞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数据共享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是建立南京都市圈发展新模式。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创新推动政务服务领域融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下发《关于全面落实〈江苏省政务服务“省内通办”事项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宁协调办〔2023〕1号),对相关业务部门、各区落实南京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有力推动工作落实。牵头签署《南京都市圈政务服务专业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健全同城化工作机制,地区协作发展共识度全面提升,跨域通办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服务区域营商环境贡献度持续增强。
二是召开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联盟成立大会。2023年6月9日,牵头召开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论坛。省、市领导,南京都市圈城市政务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专家教授等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共谋发展。会议聚焦互联互通,强协同之举,规范办事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线上线下并行,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不断优化区域内政务服务办理途径;聚焦区域协作,走融合之路,通过事项标准化、指南规范化、服务便利化,实现同一事项在都市圈城市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拓展利企便民示范性应用场景,推进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共建共享,增共赢之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异地评标试点合作,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进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三是发布《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发展联盟高频通办事项清单》。以南京都市圈通办为抓手推动更多事项长三角跨区域通办,实现高频事项实现跨区域同标准办理。首创了“跨省通办”自助办理模式,“一站式”解决多项个人业务,学历公证、失业登记、户口迁移、身份证明等多个通办事项在自助终端机上就能办理,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人员跨区域流动更通畅。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设置“跨省通办”线下服务专窗。依托跨区域警务协作平台共享数据,与南京都市圈内的滁州、常州、马鞍山、淮安、芜湖、扬州、宣城、镇江市9市及铜陵市公安局组建苏皖十市合作联盟,通过接口调用、自主发布数据表等方式,共享调用包括人员、车辆等警务数据。
四是扩大南京都市圈数据共享应用领域。在卫生健康领域,南京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已接入都市圈多家医院,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者电话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南京市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已接入都市圈各类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影像远程诊断、视频会诊、数据采集、集中质控等远程医疗服务功能。在政务资源方面,有序推进都市圈评标专家和场地资源共享以及交易数据融合,与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等城市开展常态化远程评标合作,去年南京市共完成多场远程评标。南京都市圈实现区域内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在文旅资源方面,共同开展文旅推介活动,上线运行南京都市圈“圈圈卡”,定期发布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实现都市圈文旅资源融合共享。在就业服务方面,市人社局依托省厅一体化平台,牵头都市圈各成员城市搭建了“南京都市圈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并在平台设立“宁淮合作专区”和“宁滁合作专区”,在长三角率先建立了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并于2023年正式启动建设“苏皖招聘专区暨南京都市圈就业创业平台升级项目”,实现了跨域人力资源合作互享,为企业发布岗位、找寻人才、获取政策等创造更宽广的平台。
二、具体举措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有效推动南京都市圈数据共享,就是要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打通数据共享的“毛细血管”,推进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应用,不断适应技术迭代。这其中,全市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开放是基础,功能健全的各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神经中枢,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协同是组织保证。
一是在技术支撑上,全力打造“一个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全市各类应用场景建设提供优质数据服务,同时也是全市数据汇集应用工作的坚实底座。数据汇聚方面,全市政务数据通过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清洗治理后按需提供给市、区各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方面,平台具备完善的管理协调、共享开放、安全预警等数据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
二是在数据归集上,重点开展“两项工作”。摸清家底,发掘数据资源更多效能。完成全市数据资源摸底调查。根据《关于开展全省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苏数发〔2024〕4号)文件要求,今年市数据局对全市开展调研,基本覆盖了政府核心业务,为全市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数据总量看,我市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据资源,覆盖了宏观决策、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政府管理和决策的主要领域;从数据来源看,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医保局等部门数据资源总量较多且价值较高。对全市数据资源进行动态编目。通过对市级各相关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梳理整合,形成按领域、按部门、按敏感度等不同维度的目录分类,覆盖国家、省、市、区四个层级。今年市数据局借力“南京市2024年‘五拼五比晒五榜﹒勠力同心促发展’”竞赛活动,以政务服务事项为重点突破口,完成数据编目和资源挂接,编目率、挂接率均达到100%,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在制度制定上,力求做到“三个保障”。打牢制度基础,保障全市数据资源规范有序、高效公平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健全推进机制。出台《南京市政务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全市政务数据共享协同机制,有效提升数据归集应用能力,有力支撑全市数字政府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印发《南京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大幅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效率。同时,动态更新《南京市政务数据编目清单》,协调推动市级相关部门及时编目挂接数据。打通共享通道。根据《省数据局印发关于完善“苏在线”数据系统推动“数据直达基层”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数发〔2024〕11号)要求,制定并印发《南京市关于推动“数据直达基层”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加快建设全市数据直达系统和数据直达专区,并全面对接省“苏在线”平台,为南京都市圈数据开放共享做好技术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化需求牵引,全面提升数据供给能力。在深化需求方面,将南京都市圈数据共享作为数据赋能工作重要抓手,将数据供给重心从政府部门“供给侧”转向企业群众“需求侧”。在提升能力方面,以技术赋能为引擎,有效推动数据资源在南京都市圈融合互通和协调应用,为南京都市圈数据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是加大回流力度,全面构建全流程服务机制。依托省“苏在线”数据系统,大力推动国垂、省垂系统数据及时回流,并同步建立数据回流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快速响应南京都市圈数据需求,确保数据高效获取、高质共享;通过靶向服务、极速切分、闭环监测,实现数据需求精准对接,并提供全流程技术保障,确保数据回流工作保质保量推进。
三是激发数据资源价值,全面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市数据局着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今年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和《南京市数据资产登记暂行办法》,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培育南京都市圈数据要素市场,有效推进南京都市圈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全面推动数据资源从内部共享向外部流通的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数据赋能之路。
再次感谢您对南京都市圈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南京市数据局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