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04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发挥“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作用 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9 00:00 来源:南京市检察院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王卫东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发挥“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作用 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市检察院严格落实市委政法委关于推进政法网格员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并以六合区检察院为样板,探索深化“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工作机制,以检察能动履职促进“检网融合”,实现政法网格精准覆盖,检察职能一体化运行、检察产品常态化输送。相关做法先后被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转发,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网、群众杂志、江苏法治报等宣传推广,机制获评“2020-2022年全市政法网格员创新工作法”。2023年7月,在六合组织召开全市“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工作现场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出席会议并肯定该项工作充分体现出政治高度、融合深度、为民温度、创新亮度,为全市政法系统作出了示范、提供了样板。

    一、关于创优服务基层治理方式

    坚持将检察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大局,综合履行“四大检察”职能,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基层治理最期盼、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方向和领域,以深化“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联动模式为总抓手,更加注重推送优质检察产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清单找准找全、把服务措施定细定实、把实事项目做好做优。打造检察机关融入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以检察履职服务区域发展大局,在落实政法网格员日常工作基础上,融入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等检察元素,实现两种模式优势互补、高效协同。一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聚焦各片区地域特征,依托大数据分析,主动应对新兴经济业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难题和法律适用问题,实时更新企业需求清单。开展“护航民企经济发展”专项活动,出台“服务民企七项任务举措”。深入企业帮助排查风险,并提出精准有效的“检察解决方案”。如六合区院面向基层企业开展法治宣讲、法律咨询29次,对8家中小微企业制发风险提示函。二是打造公益保护新格局。构建工作专班大数据筛查、片区检察官实地访查、职能部门履职调查的公益诉讼工作格局。组织政法网格员团队参与“无障碍设施维护”“生物入侵防治”等公益诉讼工作,建立南京首家食品安全法治实践基地,打造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平山林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推动退还非法占用农用地4000余平方米,督促相关企业补缴耕地占用税300余万元,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项活动。

    二、关于做实做优诉源治理成效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刑事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职能,既化解案件矛盾,更解开群众“心结”。加强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六合马鞍、龙袍街道片区团队联合该区民政局等为3名失管失学的未成年人落实有效监管。协助大圣社区解决100余亩水芹地属性行政争议难题,工作专班督察推进,牵头规资局商定轮作方案,入选全市政法网格员典型案例并在省级媒体刊载。对发现的风险和矛盾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防范,将矛盾风险点化解在诉前、消融在网格,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共邀请代表委员、社区人员参加公开听证、“上门听证”79件,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114件。主动研判乡村治理、基层自治方面共性问题,冶山街道片区检察官协助销毁非法种植罂粟幼苗500余株,入选全市典型案例。

    三、关于全面提升参与治理能力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发挥党建品牌优势,以党建引领片区检察官履职水平提升,推动党建工作与检察队伍素能提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法律监督工作质效显著提升。一是打造“四融”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效检察履职。“四融”党建品牌获评全市政法单位优秀党建工作品牌。与街镇深度对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基层治理举措。积极运用法律监督分析报告、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形式推动问题解决,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5件,整改回复率100%,以检察履职中的“我管”,促各方联动形成合力的“都管”。二是强化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与基层党支部共建效能,邀请基层党员干部共商社会治理,构建以党建为引领、机制为平台、乡村振兴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共开展司法救助165件158万元,协调发放农村地区生态补偿金10万余元,精准帮扶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强化队伍素能提升在担当作为中促检察队伍快速成长,多名干警在全省各类业务竞赛中获标兵、能手称号。机制运行以来,逐步推动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实、民生问题在基层解决,全民守法在基层普及。片区网格刑事案件发案率、基层群众信访率总体呈下降态势。

    下一步,市检察院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深化“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特色品牌工作,通过优化检察产品供给侧输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凝聚多方合力等举措,努力擦亮品牌底色,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检察智慧与力量。

    一是加强工作督查推进。着力破解人员下沉频次低、沟通协调力度弱等工作短板,实行每周汇总统计走访计划与完成情况,定期公示。专班采取定期督促与随即跟访的形式,确保政法网格员真正做到下沉社区、下沉一线。二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线索来源,以“线上+线下”模式加强与基层组织、专职网格等沟通联系,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动态掌握社情民意,加强工作协调和联动,最大限度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三是推出更为优质的检察产品。在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电信诈骗、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检察产品。四是实现社会治理与检察工作齐头并进。通过不断深入推进“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工作,带动自身检察业绩提升。更加注重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等关系重大民生福祉的领域延伸检察职能,积极主动作为,推进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等职能与基层实际需求有机融合。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检察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市检察院工作给予建议和指导!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