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58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推进南京市特色田园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9 00:00 来源: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朱华代表:

    您提出关于推进南京市特色田园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引领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1个,各类市级美丽乡村2802个。目前和下一步正在开展以下工作如下。

    一、以和美乡村为抓手,促进文旅产业高度融合

    一是以和美乡村统筹产业发展。2024年,中共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南京市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办法》,推进更大范围内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以行政村为范围,将原有以自然村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一个或多个行政村范围内整合特色产业、赋能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能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目前在和美乡村建设引导中,已将文旅相关工作要求融入“生态和谐风貌美”“乡风和畅人文美”“人气和旺产业美”等具体评分细则,推动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重现生机活力,呈现“金陵村韵、美丽乡愁”的独特魅力。

    二是加大对传统建筑、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全面提升村史馆、农家书屋等载体建设水平。传承乡土文脉,保护、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风民俗和传统技艺,培养乡村技能人才。目前正在对我市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保护、修缮和传承发展。高淳区漆桥街道漆桥村老街先后开展三轮修缮工程,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等,2023年上榜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示范案例。江宁湖熟街道杨柳村在保护朱氏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对5栋临街古风建筑进行配套提升,通过将湖熟文化、古村落文化及乡风民俗相结合,打造新中式创意风体验项目。

    三是培育乡村旅游新载体,促进农文旅体互促发展。在国家等级旅游民宿创建中,优先推荐体现当地文化主题特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旅游民宿。目前,我市入选的国家等级旅游民宿数量(9家)和甲级旅游民宿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正在支持和推动江宁壹亩方塘创建甲级民宿,岳群青、上范贵园、良竺等创建丙级民宿。同时,将民宿发展和品牌建设列入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郊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工疗惠农” 对民宿建设成绩突出的街镇优先评奖,调动各区培育和打造品牌民宿的热情和积极性。指导各区举办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如中国江宁横溪西瓜节、“五彩晶桥”乡村休闲游园会、金牛湖茉莉花文化旅游活动“六合大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目前正在举办南京市首届文旅旅游季,将江苏乡村足球嘉年华、南京市村龙舟赛、南京市“村超”“村BA”与乡村节庆活动、乡村非遗、乡村音乐会相结合,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商体旅共融发展。

    二、塑造金融服务IP,实施精准扶持

    一是继续做好“苏旅贷”文旅企业入库工作。重点加大对乡村文旅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 支持乡村文旅企业和项目用好“苏旅贷”专项金融政策。拟结合年度乡村民宿培训会,介绍“苏旅贷”服务,推介“苏旅贷”产品;发挥好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将“苏旅贷”作为重点产品之一,继续组织实施“苏旅贷”等文化金融“三送三进”系列活动,将政策、产品、服务送到乡村文旅企业和文旅项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乡村文旅企业有效信贷供给,不抽贷,不断贷;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针对乡村文旅企业和项目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乡村文旅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二是丰富各类资金支持乡村旅游的渠道。2022年以来,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每年安排3000万元重点扶持文化和科技融合、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安排3000万元重点支持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搭建文旅产业项目库,积极组织库内项目申报国家、省、市各类奖励扶持项目。目前全市10家文化银行已有文旅企业专属产品近20个。如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为南京文旅产业项目提供专项授信额度;紫金农商行根据旅游行业特点,出台“旅游快贷”;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对文旅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与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联合,创新推出了针对南京市文旅企业的股权质押贷款产品。

    三、整合资源,促进民宿集群发展

    一是与民宿协会同向发力构建体系实体群。市委市政府于2024年成立南京市民宿协会成立,现有我市乡村民宿为主体的会员124名。协会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对民宿的规范引导。完成全市民宿资源调查与更新,摸清全市乡村民宿行业底数,系统梳理、全面掌握全市乡村住宿资源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南京市乡村民宿发展指南》《南京市乡村民宿卫生管理标准》《南京市乡村民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南京市乡村民宿应急管理预案》等一系列行业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对乡村民宿行业规范性的指导。积极推介交流,组织民宿主免费参加玄武湖、宁波、上海、云南等线下营销推介活动6次,开展民宿线上直播6场、达人探店供需对接活动4场,策划乡村民宿产品20余个,累计观看人数突破20万人,实现销售近50万元。组织、参与行业餐饮客房等技能大赛、民宿创新设计大赛3次;组织开展民宿论坛2次、赴市内、外地考察学习6次、参加全国性行业交流2次,有力推动了全市乡村民宿规范管理、品质提升、品牌塑造。

    二是定期活动交流提升民宿主理人水平,市文旅局与市人社局合作举办“创业大讲坛”,开展3期乡村旅游和民宿从业人员运营教育培训;与市民宿协会合作打造“金陵民宿讲堂”,累计开展10次民宿管家培训。开展乡村民宿和星级酒店结对共建活动,“培训共办、规范标准、客源共享、平台共享、产品互推”机制基本健全,紫金山庄—佘村、凤凰台—大泉人家等形成党建引领、全面合作的典型案例。

    三是宣传引流形成流量矩阵。举办“乡遇美食 乡宿乡情 乡约大年”系列活动,以“舌尖上的乡间好味”为切入点,挖掘乡村美食背后的故事,关联乡村美景、乡村美宿,引客入乡。针对中老年客群,与市总工会、市民宿协会推出“美丽乡村 温馨家园”乡村民宿体验体验卡。针对家庭自驾出游市场,整合各区民宿资源、民宿与周边景点资源,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美丽乡村民宿游玩通票”和“长三角民宿游玩通票”。针对旅行社市场,举办龙头地接社、会奖会展机构与重点民宿的对接会和推介会。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委员关于依托乡村打造民宿聚集区或区域民宿品牌的建议,逐步开展落地探索。现已对南京市乡村民宿集聚情况进行了摸底,对省文旅厅关于推进乡村民宿集群发展的相关意见积极进行论证和完善。在省文旅厅的指导下,聚焦安全规范、信息共享、平台运营等方面,夯实民宿集聚区品牌发展的基础。利用官方网站、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以及合作媒体对南京乡村民宿集聚区的“民宿特色”、“精品线路”多方位进行宣传报道,讲述民宿故事,提升南京乡村民宿辨识度与影响力。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