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56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切实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03 00:00 来源:市委金融委办(金融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张玲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议》收悉,建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创新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建议。我办高度重视建议内容,会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提升个人参保意愿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公告规定的税收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在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实施。当前,南京不是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后续我市税务部门将遵照上级统一部署落实相关政策。

    二、落实养老行业税收减免政策

    目前我市已严格落实养老服务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即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等。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即税收政策是由国家层面统一制定的。

    三、持续优化养老金融服务

    (一)积极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2022年4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在江苏等五省份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降低普惠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成本。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管理部加强对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落地情况监测,要求各银行机构加快合格贷款审批、发放,同时积极向各自总行推荐南京地区合格贷款,争取更多贷款享受到人民银行总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实现相关领域贷款量增价降。

    (二)创新金融产品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贷款支持。如工商银行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养老金融的意见》,明确了养老金融业务范围,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构建了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的养老金融业务体系,积极支持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交通银行推出交银养老“惠老助力贷”业务,为医养、康养、护理、助餐等老年人服务机构提供生产经营活动流动资金贷款。招商银行通过投教理念的渗透和线上线下立体式的规划服务,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帮助客户合理积累养老金;打造便捷的账户功能,提升体验,让账户更好用、更易用,为养老理念投教和促动提供助力。

    (三)鼓励银行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加快个人养老金业务布局,充分调动内外部科技、跨部门业务资源,在手机银行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开户,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享受方便、快捷的基金、保险等养老金融服务等。如南京银行受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委托,积极承接了市机关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金、事改企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批量开卡发放和代扣代缴工作等。

    四、建立银发顾问体系

    我市自2019年起,在全市范围建立了“市区街社”四级银发顾问体系,按照“就近可及,普惠公平”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我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银发顾问2000余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咨询和协助服务。同时,每年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对各级银发顾问开展专业培训,提升银发顾问技能和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市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养老金融发展。一是继续落实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挖掘养老机构建设、经营、扩容等方面的切实需求,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领域金融支持总量。二是提前谋划布局,积极发展养老金融服务。加强政策协同,鼓励银行机构拓展养老业务,构建一站式养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账户、产品、服务等方面形成更多互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丰富养老产品体系,提升产品供给能力。鼓励银行机构借鉴国内外养老服务产品的先进经验,开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代销产品种类,建立涵盖健康、意外、年金、财富增值等类别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养老客群需求。四是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结合南京实际,通过强化个人养老金政策宣传、加强与金融机构工作对接等务实举措,鼓励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中共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