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37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9 00:00 来源: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吴刚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依法监管体系的建议

    结合南京实际和行业监管需求,坚持依托既有、实用集约、可持续性原则,为先、字当头,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多措并举,落实综合监管+智慧监测要求。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包括“1+8”建设(具体是指1个市级监管系统和燃气爆炸、城市内涝、供水爆管、桥梁倒塌、道路塌陷、地下管线交互、第三方施工破坏、综合管廊等8个专项风险场景),具备省、市、区、企业四级数据对接条件。其中,1个市级监管系统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侧重于耦合、监督,发挥承上启下、横向连通的枢纽作用,包括共性支撑平台统一集成服务和综合应用九大功能模块;8个专项风险场景,侧重于监测、监管,开展燃气、供水、排水、桥梁、道路等5个行业设施风险评估,升级拓展各专项已建系统(南京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工地等),结合实际监管需要开发新系统(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桥隧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南京市第三方施工防破坏系统、南京市综合管廊管理平台等),发挥数据治理、监测布点、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应急处置等实战作用。

    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针对保密管理方面,市委机要保密局会同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等单位共同研究拟订了《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保密管理操作指引V1.0》,系统强化城市地下管网建设领域保密管理措施,更好地服务保障于城市生命线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和实际监管需求。

    二、关于坚持产业导向,发挥科研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试点应用燃气泄漏全方位监测、InSAR、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等新产品新技术,探索构建城市天眼、城市脉搏、城市细胞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8个专项风险场景中,政企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参与,选取新街口示范区和各类设施样本作为试验田,先行先试探索技术可行性和积累经验,在监测技术指南和示范样本基础上,编制监测方案,计划全场景、分年度推广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示范建设与科技研发、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推动政企共成长,形成技术带动产业、产业赋能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关于推进数据共享,建立多维标准体系的建议

    我市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宁政办规字﹝20242号)规范性文件和配套细则,进一步规范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加快公共数据有序开发利用。

    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内容中包括技术标准、数据标准、管线信息共建共享制度等9个标准规范和14个课题研究报告。同时,一期信息化系统以市级政务云和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汇聚设施基础数据、在线监测数据、行业监管数据以及其他关联信息,通过共性支撑平台提供数据共享交互、地图、视频联网、融合通信等服务,实现8个场景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再次感谢您对韧性城市建设以及我市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诚挚地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城建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