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夏翠莲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配备科技校长的建议
科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地理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大中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在南京市第一中学,30多位院士成为南京市一中科学导师,“院士课堂”“江苏少年工程院”成为一中科学教育名片;南京田家炳高中开设“双高融合学术型课程项目社团”,邀请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7所高校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开设系列学术性课程;光华东街小学与南京大学化工学院共同打造的“南南合作”“树娃娃科学成长”成为小学科学教育培养新范式。
目前,我市大部分中小学已配备科学副校长。市教育局将继续指导各区各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加强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做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切实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关于加大场馆开放的建议
我市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由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关工委联合成立的“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科创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教师群体,开发、设计科创实践性课程。邀请科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各学科领域专家、名师、优师参与科创中心公益性教学活动,形成“教研专家—优质师资—科技专家”协作的科创人才培养共同体,畅通科—教—馆—校四方联动,校内外协同,实现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全市中小学生服务。同时加强“馆校合作”,许多科技馆、博物馆、科普基地积极为中小学提供各类学习、实践和活动,自主或馆校联合开发科学课程,丰富儿童的科学体验与实践。目前,南京科技馆与近50所中小学签署馆校合作协议;拉萨路小学、海英小学等学校与附近的博物馆、少年宫签订“馆校合作”计划,定期开展实践活动。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联合市科技局加大馆校合作力度,加强科学教育场馆的开发与建设,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建设全域覆盖的“15分钟科学实践圈”。引导科普场馆加大开放力度,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中小学生享有更为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资源。
三、关于走进高新企业的建议
市科技局发挥科技部门科普职能,从209家市级科普基地中精选适合青少年的优质科普基地面向各中小学开放。同时,遴选我市部分国家和省级重点创新平台、高端科技资源、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等定期向学校开放,满足学生对科技前沿资讯的学习需求。
我市各中小学也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孝陵卫初级中学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从田园到餐桌”主题访学活动;南理工实小与南京理工大学深度合作,共同研制的“田园一号”微纳卫星,并已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基地认定和质量提升工作,以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绩效评估为抓手,将科普基地服务能力、开展特色科普项目等内容列入年度绩效评估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新企业科技教育的辐射能力,将其科教资源作为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学习资源,推动高新企业服务社会,支持教育发展。
四、关于构建教科平台的建议
市教育局以“星光计划”为抓手,构建南京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建设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教育品牌。“星光计划”设立明天科学家、创业能手和科普实践三大板块,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创新拔尖人才和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量身打造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我市“星光计划”实施以来,通过“五个一百工程”和“五小评比”“机器人竞赛”“研究性学习展评”等科技创新活动,引领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前行。同时,市教育局建成并应用“市中小学生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实验教学全流程信息化服务。市电教馆借助“金陵微校”平台,开通“课后服务”版块,资源涵盖了包括科学教育在内的10多个栏目。目前该版块已建有资源1690个,访问数量为3143.4万人次。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项目建设,统筹区域科学教育资源,推进科学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加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特殊群体科学教育资源配备。开展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实践活动,通过各类科普行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探究,培养科学精神,推进科学教育。
五、关于丰富科教课程的建议
为进一步在“双减”工作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市教育局出台《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落实国家科学教育工作要求。加强校内科学教育,强化教研引领,逐步建立科学教育全学科参与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我市鼓楼区入选首届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光华东街小学等5所学校入选首届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在开展丰富科学活动方面,市教育局携手市科协开展科普大讲堂、科普游、科普阅读节、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周、七彩夏日科普行等品牌活动。依托南京高校、研究所庞大的科学家群体,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组织百名科学家进校园,开展“听科学家故事”“学科学家行动”“立科学家志趣”的系列活动。同时,广泛开展各类科技赛事,年均吸引全市青少年超过20万人次参与各类科技比赛。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加强科学教育,根据教育教学育人各环节中存在的堵点、盲点和卡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定期举办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论坛。加强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市区联动做好常态化督促检查与服务,加强资金监管、安全检查和风险防控等。加强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实施小学科技创新实践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100所科学教育特色鲜明、科创课程体系完整、科创活动生动丰富、科创教育成果突出的小学科创特色学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