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02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医药协同发展,打造药都南京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5 00:00 来源:南京市卫生健康委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曾庆琪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医药协同发展,打造药都南京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发挥南京老山地区的产地优势,打造南京中药材种植基地

    截至2023年底,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600亩,总产量约800吨,总产值约1200万元。品种主要有:牡丹皮、茅苍术、铁皮石斛等其中,浦口区中药材种植面积770亩,总产量234.75。主要药材种类6个,分别为:白芨、黄精、艾草、百合、牛至、白术。中药材除老山野生生长外,坚持探索苗木转型工作,与南农合作开展先行县共建课题,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并在种植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支持等多方面提供帮助目前主要中药材种植企业有:星甸街道南京彩鼎桂禾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林下生态种植模式种植150亩黄精;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南京丰鲜乐活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林下种植模式种植450亩白芨;汤泉街道龙井社区南京岫岚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采用山林有机种植模式种植20亩白术;桥林街道双庙村野蔷薇生态园,采用林下种植模式种植150亩艾草、百合、牛至。但目前仍存在种植用地受限和产业链条不完整等困难。下一步将结合苗木转型发展,带动种植户开展中药材种植,由南农等技术团队技术生产指导,形成中药材种植技术规范,以点扩面,促进林下中药材种植农业科技成果在全区示范应用,提高林下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

    同时,浦口区积极推进中医药相关工作,在浦口行知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开设中医云直播教室,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到海外青少年学生;将中医药文化与浦口旅游、教育体育相结合,在江浦街道八里响堂社区设置中草药种植基地,在老山、不老村、汤泉温泉等引入中医药元素,在老山景区开展“随师采药去”等研学体验旅游项目,与区内学校联合开展中医药体验教学课程,开展中医药膳食、中医药汤浴、中医药健康养生体验中心等服务;将中医药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在江浦街道烈士塔社区建立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的智慧养老点,促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开展德艺双馨名老中医评选和师带徒活动,助推张氏骨科、陈氏缨科、毛氏内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老中医民间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充分发挥南京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打造南京中药材集散基地

    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中医药企业发展。一是贯彻落实省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将南京同仁堂、圣和药业等中医药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库跟踪监测,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驻厂服务,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2023年,南京同仁堂、圣和药业2家企业入选“中国中药企业百强”。二是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为中医药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撑。引导鼓励企业充分应用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实现高效数字智能转型。组织中山制药、圣和药业、同仁堂药业等企业参加全省中药产业链智改数转专场活动,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南京同仁堂、圣和药业、中山制药等企业参加南京、商洛中药材和食品产业供需对接与合作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强化产业交流与对外合作。支持南京同仁堂、金陵药业、圣和药业、中山制药等中医药知名品牌扩大影响力,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安宫牛黄丸获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老山药业的“老山”品牌、同仁堂药业的“乐家老铺”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充分发挥南京市中医药人才优势,打造中医药创新高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首部省会城市中医药立法《南京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于2023年11月16日颁布实施。去年,我市获批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成为全国15个入选城市之一。项目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借助中医药高等院校、省属中医医疗机构在专科、学科、人才、科研、教育等多方面优势,全面推进高峰专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院内制剂研发、科研成果转化、金陵医派研究、智慧中医院、中药汤剂共煎平台等项目落地落实,形成全市中医药高原高峰,打造南京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特色名片。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

    2024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