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马聪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南京市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强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动各区各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师生心田。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机制
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机制。202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市委民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2024年,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统战部等十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全面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等。
(二)推动课程教材课堂建设
一是用好国家统编教材。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用好国家统编《中华民族大团结》等专题教材。根据省教育厅通知要求,从2022年春季学期起,在七年级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截至目前,已发放21.7万册《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
二是遴选推荐编写课外读物。市教育装备中心遴选并制定了1.9万余册的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和159册整本书阅读书。推荐书目主题鲜明,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2024年4月,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知我南京 爱我中华》(小学生版)正式出版。2024年春季学期向全市小学免费发放,从小学四年级起将该读本内容有机融入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班队课(活动)和综合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研究南京文化,寻访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各区各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校本课程教材,嵌入课程教学及评价中。在小学、初中依托《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等相关课程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学校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班队会、社会实践等活动统筹实施。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每年联合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部门下发通知,部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典耀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学宪法讲宪法”、南京市中小学“读书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指导各区各校结合校园实际,在操场、过道、走廊、宣传橱窗、图书角等处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礼四仪、国家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革命先烈和历史名人等内容,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和成就,让学生目之所及,处处有团结、处处有文化。
三是推动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加强与西部省市及其他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合作交流,通过考察交流、线上班会、支教送教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交流交往,增进各族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2024年南京市共135名教师赴中西部支教。截至目前,南京已有35所中小学与伊宁市26所中小学签订协议、结对共建,结对学校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友谊。
二、下一步举措
(一)进一步加强师资和科研力量
坚持全员育人,建强德育和思政教师为主体、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育人教师队伍。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专题研究支持力度,鼓励中小学进行相关研究,提升教研指导水平。在用好国家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教材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中小学民族团结专题相关课外读物。
(二)进一步丰富教育实践形式
指导各区各校结合文明校园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氛围营造,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提升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劳动教育、民族文化学习体验、课本剧展演等多种形式活动,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研学参观、志愿讲解、实训体验等方式,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和科普等教育基地以及博物馆、展览馆等重要场所教育功能。启动第六批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认定工作,鼓励学校带领中小学生走进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学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模式,用好学生身边可知可感的生动案例和历史事例,借助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绘本、有声读物等,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
(三)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
督促指导各区各校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形成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