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赵志刚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足球运动发展的建议 ”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足协的具体指导下,在市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全力推进落实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重点城市建设发展各项指标,积极探索构建足球改革发展南京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1月,南京市入选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一、关于加强我市足球发展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化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市体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建立全市足球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督促落实各项政策;市体育局内设足球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市足球运动学校、市足球运动协会和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加强南京市足球协会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市足协职责定位,优化调整市足协内设机构,厘清岗位职责,促进协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各区相应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和区级足球协会,形成全市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出台政策文件。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南京市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全市足球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市体育局联合市各有关部门制定《南京市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关于向市足球运动协会购买足球服务实施意见》《南京市社会足球场地规划建设运营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南京市关于开展创建社区足球工作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等各类配套政策,进一步畅通足球改革发展路径。
三是健全足球青训体系。依托全市足球特色学校组建3家市级青训中心和12家区级青训中心,要求各区级青训中心在本区组织青训赛事并至少辐射周边10所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足球嘉年华等特色活动,实现青训中心覆盖全市247所足球特色学校(含28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建设小学男女甲组市级精英训练营4个,打造南京校园足球高水平培养平台。截至2024年,遴选6所初中、12所高中,分别做好小升初校园足球后备人才选拔和初升高足球特长生招生,做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输送衔接。目前已聘请西班牙外教团队负责撰写南京足球青训大纲,搭建完善青训体系,培养专业球探。
下一步,我们将参照国务院足球工作专班模式,推动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市级足球专班,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足球改革发展重要事项;进一步配齐配强我市青训师资力量和教练员资源,在市、区两级青训中心和高中足球特色学校打通升学通道;积极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国家级青少年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不断提升我市足球青训水平。南京城市足球俱乐部作为目前全市唯一的中甲俱乐部,应在提供优质教练员资源和承办各级各类赛事方面对全市足球体系化建设作出更多贡献,我局将积极推动拓展更多合作空间。
二、加强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
为培育南京本地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印发了《南京市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资助奖励实施办法》(宁体发[2021]99号),明确代表南京市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全国较高等级职业联赛的足球俱乐部可获得资助。南京城市足球俱乐部目前位居中甲联赛中游水平,根据政策,2022年至2024年每年获得市财政专项资助高水平足球职业体育俱乐部1000万元。同时,市体育局通过党建引领、监督检查、教育整顿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与职业俱乐部保持密切联系,促进职业俱乐部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进一步修订职业足球扶持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国企入股职业足球俱乐部等政策,加大对城市足球俱乐部支持力度,争取更好成绩。
三、加快校园足球标准化建设,推动培训质量认证
一是打造“冠军进校园”工作品牌。2021年底,策划并推出了“冠军进校园”主题活动,以“5621”计划布局学校为主要服务对象,甄选全国及以上体育冠军持续开展进校园活动。截止目前,先后组织了排球奥运冠军张常宁,击剑奥运冠军许安琪,羽毛球世界冠军汤金华、石宇奇,原中国女足国家队队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两届全运会女足冠军王丽思等50余位冠军开展了18个体育项目60多场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二是推荐优质体育课程进校园。在市“双减”办的统一部署下,2022年开始,我局充分挖掘系统内外优质体育项目,按照“广泛征集、严格审核、择优推荐、公益为先”的原则,积极做好优质体育课程进校园推荐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5个学期包括足球在内的22个体育运动项目共260余项次优质体育课程进校园推荐工作,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贡献体育力量。
三是推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工作。在各级“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市区两级体育主管部门重点围绕有序推进准入审批,加强日常监管检查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摸底501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经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准入审批机构143家。通过开展寒暑假专项治理、平安消费专项治理、安全守护专项治理、预收费资金监管专项治理、培训材料插图专项治理的区级排查和市级联合检查,以及不间断开展日常检查巡查,加强对体育类校外培训市场的规范治理。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与市教育部门的合作,持续开展好“冠军进校园”“教练员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推动社会体育机构进校园审查制度,推荐符合条件的优质俱乐部进校园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加大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检查督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体育类校外培训市场,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进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全民健身休闲足球场地建设
一是加强足球场地建设。编制《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南京市体育公园专项规划》,对足球场地建设进行规划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地和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足球场地1155片,目前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2片,超过每万人0.9片的全国标准。为进一步促进足球产业发展,开展了专业足球场选址论证,逐步推进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足球训练基地和专业足球场地工作。
二是积极推动足球场地建设可持续运营及发展。制定并落实《南京市社会足球场地规划建设运营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市财政给予奖补资金1986万元,同时鼓励委托财务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专业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足球场地运营,并对接“宁体汇”落实惠民补贴,从多个方面进一步促进足球场地科学建设与良性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扩大足球场地有效供给。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支持,推动社会足球场建设,扩大群众身边足球场地的有效供给。
南京市体育局
2024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