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陈绍林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助力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全力做好政策帮扶。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同心抗疫携企同行”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的通知》要求,市财政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文旅行业信心、帮助文旅企业纾困的重要举措,印发《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提振文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疫情期间安排文旅纾困专项资金3200万元,用于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激励,为文旅企业创新发展增后劲、添活力。对开展城市微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拓展旅游、旅游直播等创新发展旅行社进行奖励;对在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开发建设露营营地、旅游演艺、主题游乐、数字旅游、夜游等新产品、新项目的建设单位给予适当奖励;继续扶持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发推广,认定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和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发基地,并给予资金扶持。
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宁政规字〔2016〕4号)、《南京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宁文字〔2016〕692号),市财政2024年预算安排248万元用于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基本陈列升级改造、临时展览、学术研究、场馆晋级五个方面进行补贴。同时,市财政积极落实南京“文化小店”计划,2023年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用于发放“文化小店”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提振文化市场。依据《南京市促进演出市场消费实施办法的通知》,2024年预算安排文化消费试点专项资金1100万元,采取直接补贴给消费者、积分奖励补贴、绩效奖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化消费专项资金补贴给文化市场的供给端和消费端。此外,根据《关于印发2023-2025年度南京市购买公益演出财政补贴办法的通知》(宁文旅办〔2023〕19号)2024年预算安排712万元用于公益演出补贴。其中:大型演出每场次补贴上限10万元、中型演出每场次补贴上限5万元、小型演出每场次补贴上限3万元。下一步,财政局将配合市文旅局做好资金统筹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私营文旅企业和中小文旅企业的扶持力度。
文旅产业正步入繁荣发展新周期,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引领文旅产业新方向。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文旅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推进“以文润城 美丽南京”建设,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拟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打造“博物馆之城”。支持博物馆、展陈机构策划、打造、引进一批品质展陈消费项目,提升南京博物馆“注意力经济”。充分利用六朝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等资源,打造一批“精品特展”项目和数字体验项目。推动非国有博物馆提质增效,鼓励云锦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德基艺术博物馆等拓展市场服务、提升综合效应。全力支持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开展西街、薛城遗址考古工作;加强明孝陵、明城墙、海丝遗址等保护利用,推进中国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打响世界级文化遗产“宝藏南京”品牌。设计一批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扩大博物馆型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打响“南京有戏”。每年以补贴的方式,鼓励演出机构和场馆充分利用南京演艺场馆资源、综合配套能力、良好市场氛围等比较优势,引进一批头部演出剧目。增加戏剧节、音乐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吸引更多首演、首映、首秀等优质项目落地南京,形成虹吸效应。促进演艺空间加快覆盖商业区、生活区、产业园区以及旅游景区,推动演艺市场与居民生活深刻交融。支持“金陵王府•夜瞻园”“金陵小城”等沉浸式演出,鼓励景区、文博场馆、文化街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作情景剧、音乐剧、脱口秀、魔术秀等多形式旅游演艺。三是培育艺术提质。继续培育“艺术+”文旅特色品牌,引导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引进艺术展演、时尚路演、文创集合、影视电竞、体育赛事等优质文体旅项目。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存量空间提档升级,推动在夫子庙、门东等片区发展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推出一批互动消费新场景。引导环南艺、1865等文化产业功能区向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相结合方向转变。支持建设一批文旅融合创新综合体,搭建秦淮文化、六朝风貌、城南记忆等主题体验式消费场景。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各部门和各区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民间组织力量积极参与。统筹调度和配置各类资源,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精简活动审批流程,提升审批备案效率。推动完善国际便捷支付和语言支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做好对文旅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创新文旅新项目,擦亮南京新名片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南京旅游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唯一一家国有旅游产业专业化运作平台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做好文章,实现文旅项目“策投融建管运”一体化闭环,更新重构消费场景和商业业态。一是科学研策文旅新项目。在文旅投资相对谨慎的大环境下,对存量文旅项目,重新启动策划定位,系统谋划外秦淮河、幕燕滨江、环玄武湖东岸等文旅项目的整合提升。深化外秦淮河文商旅体艺一体化发展,打造水上运动中心;推动幕燕滨江游轮母港建设,实现“长江传奇”与“长江之恋”滨江双游轮;推动国展中心、金陵Style等环玄武湖东岸项目一体化创新发展,做大贯通婚庆产业上下游的“甜蜜经济”。二是打造旅游热点新业态。发挥资本、资源、资金优势,通过投资、合作、联营等方式促进旅游新产品、新项目、新业态落地生根,实现文旅市场多点开花。如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沉浸式夜游项目顺利开通,用科技手段演绎不一样的秦淮风光;七桥瓮亲子乐园最潮摩天轮,用缤纷光影点亮城东新地标。此外,集团还将设立文旅科创基金,改革新兴项目投资容错机制,支持子企业积极实施旅游新项目,为子企业拓展或引进创新型文旅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拓宽文旅合作新机遇。集团发挥自身地方国企优势,积极寻求与文旅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已与长航集团合作开展长江省际游轮项目,并探讨合作开发幕燕港一旅游街区可行性;与中国旅游集团探讨免税店合作;与新东方文旅、凤凰传媒集团等开展城市研学游、红色旅游等项目合作;与顶尖团队合作,打造外秦淮河赛艇专业赛事和水上运动中心等。通过与文旅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弥补集团自身部分专业短板,放大集团在文旅行业的影响力。
集团深入推进旅游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体验化等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要,切实增加高质量的产品、内容、体验和服务供给。一是强化文旅IP新运营。旅游进入强IP运营时代。集团致力推动资源变现转向综合IP运营。红山森林动物园继成为全国网红后,其文创产品也凭情怀迅速“圈粉”,曝光量超30亿,十余次登上热搜榜,文创销售额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后续集团将守护好红山森林动物园“自然友好、绿色可持续”的管理理念,强化IP的系统化管理,学习借鉴故宫博物院的IP运营经验,策划研发一批自有IP品牌从文创走向漫画、动画甚至影视,持续扩大IP影响力。持续打造“中华节庆,与宁同庆”城市名片,端午秦淮河龙舟竞渡、金陵七夕文化节、中秋熙南里笪桥灯市、重阳幕府山国际登高,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南京故事的重要载体。引进国际赛艇赛事、重大音乐节项目等有影响力的优质主题IP落地南京,打造金陵Style“最美婚姻登记处”,推动集团的旅游资源在强IP的带动下实现“流量赋能”“消费赋能”。二是构建文旅营销新模式。面对新时期旅游消费习惯的变革,集团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酒店营销、景区推广和商业街区租赁运营模式,利用新媒体工具、AI视频技术和多种网络营销渠道,创造网红热点,积极迎合市场需求。除红山动物园外,集团旗下的紫金山庄、长江游轮、熙南里街区、七桥瓮亲子乐园等均成为网红热点。目前,集团正以红山动物园庞大的粉丝群体为基础,整合旗下酒店、景区、商场等各类会员,建立统一会员系统,开展“全员营销、协同营销、新媒体营销”,让流量变“留量”、让过客变常客,把客流变财流、把人气变财气,围绕抖音、小红书等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渠道,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传播南京文旅热点。三是绘制“数字+”文旅新图景。强化科技赋能,以莫愁科技为载体,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将AI能力注入文旅建设,研发数字旅游酒店、数字人导览服务、数字景区等一批创新项目。持续做强做大莫愁旅游OTA,实现市级层面文化旅游云展览、云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的内容生成、定制消费、智慧服务和共治管理,实现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和便捷化消费,使之真正成为整合南京都市圈文旅资源的线上平台,发挥出“信息一网通、预定一网通、服务一网通”的旅游总入口作用。
最后,感谢您对南京文旅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旅游集团
2024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