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缪鹏程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避免大学毕业生成为“啃老族”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稳就业决策部署,始终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强政策、扩岗位、兜底线、优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面对今年在宁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达29.5万人),企业新招用工意愿不强、岗位供给缩减等困难挑战,各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及早部署,聚焦2024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特点,精准施策、多向发力,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供需匹配。加强校地合作和对接问需,积极制定招聘月历和服务计划,根据高校专业特点和毕业生求职需求“一校一主题”举办定制化校园招聘;根据我市产业行业需求,举办“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等专场招聘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我市重点企事业单位赴四川、安徽、河南等地知名高校开展“魅力南京”校园招聘推介会,联合南京都市圈城市举办文化人才专场招聘等,为外地学子来宁就业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今年以来,市、区人社部门已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481场招聘活动。同时,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抓手,加强与企业、高校、技工院校等合作,开展“启航南京”就业指导培训,聚焦南京支柱产业、数字产业等相关企业,开发符合青年群体能力提升及发展需求的见习岗位。为促进女大学生群体就业,市妇联加强整合企业、联盟、协会等社会力量,举办南京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护航计划“双百双进”活动,链接各方资源,为女大学生创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是提升求职能力。围绕大学生关注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等话题,市人社部门启动了“宁聚服务行 乐业金陵”青春就业直通车,录制就创业典型和导师职业指导TED视频30余期,发布《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介绍求职招聘渠道、创业扶持政策、困难帮扶举措、求职防骗提醒等通过“南京发布”、“南京人社”、“南京大学生频道”微信公众号”,“牛咔视频”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等渠道广泛推送,观看人数超37万人次。同时,为了提升准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制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感知体验行动”新线路,为高校毕业生感知南京、了解企业、提升技能创造更多机会。先后走进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旅游学院等在宁高校,开展“2024年南京大学生促就业‘职通未来’职业素质训练营体验活动”及2025届实习招聘会,将职场对于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引入活动现场,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对话与合作。针对毕业生“懒就业”“怕就业”等痛点问题,市教育部门打造“就业指导服务季”“职业生涯规划月”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职业定位和求职预期,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查,不断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指导服务。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就业的影响,市妇联线上打造家庭教育宣传品牌“宁姐137空中课堂”,线下开展“走进千万家”——家庭教育指导巡讲活动,讲授培养孩子自驱力、青春期亲子沟通、青少年心理健康、手机管理等课程,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2023年以来已推送劳动教育、美育、体育等主题的专题课程68期。
三是落实就业帮扶。及时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落实就业情况,跟进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市人社部门加强与各在宁高校的常态化联系和互动,通过“三个不断线”,提供精准服务,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做好招聘活动安排和岗位信息匹配,促进毕业生尽早落实就业。同时,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建立“一人一档一策”清单,通过政策扶持、就业服务、岗位推荐等多种方式,摸清就业意向,做好职业指导,帮助其找准求职短板,提出合理应对策略,做好跟踪帮扶工作。截至2023年底,接收的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916人中,已有10390人落实去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5.2%。
四是鼓励创新创业。持续做优创业服务,市人社部门启动第十二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广泛开展大赛宣介,聚力以赛引才、以赛促创,先后征集参赛项目超4000个,数量再创新高。同时,积极围绕“推政策”“配资源”“促交流”等,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资助、创业补贴、场地扶持、跟踪辅导等多项政策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未来企业家训练营等“创聚金陵”活动70余场,遴选资助优秀大创项目72个、116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7笔、5266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3333人,居全省领先位置。市妇联通过搭建女性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激励在宁市属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热情,从小切口入手,促进更多女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形成助力高校女性发展、推动女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工作特色。
大学毕业生成为“啃老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教育、就业、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及本次会议各项部署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紧抓毕业季,加强各部门工作协同,持续做好拓岗位、促对接、强指导、暖帮扶等工作,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全覆盖落实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各类惠企政策,推动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社保补贴、苏岗贷等就业促进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进一步服务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持续稳定扩充就业容量。加大对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的支持力度和权益保障,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不断培育就业新空间,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二是全链条加强指导帮扶。推动建立良性的校地融合对接机制,加强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持续开展就创业指导进校园活动,举办“启航南京”就业指导特色培训,组织好各类见习实习、感知体验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及各高校的信息衔接,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及时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落实就业帮扶,为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311”服务,对确实难以就业的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加大全要素创业扶持,加强优秀大创项目遴选资助和投融资、创业指导培训等服务,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大创园、留创园等载体建设,持续办好“赢在南京”品牌创业活动,营造浓厚创业带动就业氛围。
三是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针对在宁高校专业特点和求职需求,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并重,大力筹集人岗匹配度高的市场化就业岗位,密集开展“多频次”“小而精”“定制化”的招聘服务,力促精准匹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作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基本服务事项,依托基层服务站点落实好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07月16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