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顾磊等2位代表: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研究出台新街口核心商圈管理 市级层面地方政府管理办法建议”收悉。我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新街口商圈是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也是展示全市经济活力和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推进新街口商圈国际化、品牌化、时尚化发展,持续推动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展消费新业态、提升消费新体验。先后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江苏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多项国家部委、省级荣誉称号。
一、已经开展工作
(一)商圈规划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共商共建。聚焦新街口商圈发展背景和基础,推动成立新街口商圈发展联盟,搭建政府与企业的互通交流平台。举办“百年新街口·永远跟党走”高质量发展论坛,完善商圈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擦亮新街口商圈品牌。组织“新街口下午茶”沙龙活动,邀请商圈企业、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共谋新街口商圈发展前景和路径,加快建设升级版“中华第一商圈”。
二是推进提档升级。按照《南京新街口中心区提档升级规划设计》方案,我们积极推动新街口商圈公共空间活化、周边特色街巷改造出新,提升商圈环境和品质。支持商圈各大商业载体开展外立面改造焕新,加快推进金陵中环、德基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新百中心店、德基广场裸眼3D大屏,打造D9街区、曼度广场等特色消费场景。以金銮巷地块开发、金陵中环项目建设等为契机,推进金銮巷、石鼓路、南台巷等改造更新。
三是激发商圈活力。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优化出台《关于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兑现全球首店百万政策奖励。超过200家各类首店落地落户新街口,百余场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在新街口商圈举办。开展“还有生活·微醺市集”、五一微度假文创市集、“面包脑袋随心选”面包市集、年货市集等多场活动,增加商圈消费“烟火气”,助力商圈能级提升。
(二)城市更新立法方面
近年来,我们紧抓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契机,推动中心城区快速发展,重塑城市空间、激发核心商圈生机活力。
一是出台更新办法。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3年6月我市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产权人权利义务、实施主体责任、项目审定流程、全过程支持政策等内容,建立了创新突破、特色鲜明、实用管用的政策底板。《办法》明确我市城市更新划分为4大类,分别为居住类、生产类、公共类、综合类,其中,生产类城市更新是指对不符合发展导向、利用效率低下、失修失养的老旧厂区、商业区、园区、馆区、校区、楼宇等进行的更新。
二是制定配套政策。为做好《办法》施行衔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项目库管理、实施主体管理、消防审验等10个配套政策文件和7个技术导则,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针对生产类空间,我市专门出台《关于促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实施方案》、《南京市城市更新实施主体管理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提出分类采取整合集聚、整体转型、改造提升等方式,通过鼓励增加工业用地容积率、建设城市“硅巷”、引导土地多用途复合开发利用、推动旧厂房、老菜场、老旧楼宇改造提升,激活高效“生产”空间。
三是推进项目实施。2024年,列入年度城市更新计划的40个项目中,生产类空间占了20个,具体包括新华大厦、新街口中央商场等老旧楼宇、园区、商业载体、厂区类项目更新,总投资约35.4亿元,年度投资11亿元。其中,新街口中央商场更新项目聚焦轻奢消费、首店经济、网红国潮,对商场内部商业动线、环境品质、新零售品牌业态等进行整体提升,计划打造落地沉浸式新消费场景空间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勘探等工作。南台巷活力街区更新项目按“竖起来的楼宇,躺下去的街区”整体理念,对老旧街巷景观、市政、道路以及存量低效建筑等进行更新提质,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正在办理占道施工手续。
四是盘活存量资源。2023年9月,市规资局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商办设施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宁规划资源发〔2023〕119号),其中针对经营状况不佳的存量商办建筑,要求通过深度挖潜,可转换建筑内部业态,调整销售比例或单元面积,盘活存量建筑。由各区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大商办项目宣传,鼓励支持区域内企业、高校院所等根据发展需要定向购置存量商办建筑。按照《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规划建设联合审查办法》(宁规划资源规〔2021〕2号),通过“正负面清单”的形式,鼓励在对周边无严重影响下,商办建筑内部业态可调整或者互换。在符合消防、安全等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经论证确需调整的,可按照上述文件中相关内容调整销售比例、可售部分销售单元面积。同时,针对老旧楼宇的功能改变需求,通过“正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鼓励发展创新经济、合理利用存量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新街口区域历史底蕴深厚、经济资源充沛、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各界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加快开展商圈管理办法、城市更新立法调研工作,研究产权、土地、税费等一系列堵点难点问题,为商圈发展、老旧楼宇改造升级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一)聚焦商圈事务共商、难题共办
一是推动管理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管理服务,合力推进商圈提升。放大“政府+联盟+企业”的商圈共商共建模式,常态化开展交流活动,联动组织举办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搭建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高效协同平台,共同塑造商圈品牌,打造认可度高、传播力强的商圈IP。
二是助力企业释放活力。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积极培育品牌主理人,发展本土品牌、小众尖牌和设计潮牌。鼓励和组织有代表性的商圈企业,参加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夜间经济集聚区改造环境景观、加强亮化美化、升级业态模式,做好车辆停放及门前三包检查工作。按照审慎包容的原则,有条件放开户外广告、招牌设置和户外商业促销活动,简化大型促销活动报批程序,有力支撑商圈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老旧楼宇、商业载体改造升级
一是继续推动存量载体改造更新。支持中央商场对内部空间重新规划,南京新百中心店、大洋百货新街口店、南京IFCX等外立面改造升级。加快推进金陵中环和德基广场三期建设,推进新华社地块开发,并对周边广场、道路界面等进行优化改造。梳理慈悲社、平家巷等充满人文气息、地域特色的街巷里弄,张治中公馆、夏光宇故居、李宗黄故居等十多处各具韵味、各有千秋的文保建筑,挖掘文脉底蕴,推动环境改造。坚持“一楼一特”原则,充分发挥老旧载体改造政策的引领作用,引导商圈内老旧楼宇的硬件改造、配套升级,保障有序盘活更新。
二是探索完善法律依据。借鉴《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精神和相关做法,因地制宜探索富有南京特色的实施方案,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新街口商圈改造更新提供参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等城市更新原则性要求,明确需要地方立法解决的相关实际问题,待条件成熟时提请市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者提请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
南京市商务局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