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张涛涛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再生水复合化利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再生水总体利用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总体部署、《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及《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以下简称“333”行动)目标任务要求,我市逐步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根据《南京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2025年我市再生水利用率目标为25%。经统计,2023年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规模约103.85万吨/日,再生水利用量约66.35万吨/日,再生水循环利用率达23.5%,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二、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十四五”以来,南京市共完成城南三期、江宁高桥、江北高新北等9座污水处理厂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9万吨/天,现状总处理规模可达350万吨/天,正在推进高淳国邦、江北五桥净水厂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实施城东四期净水厂、城北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至2025年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以上,水质全面满足江苏省新地标要求,部分出水主要指标可达地表四类水。
三、我市再生水主要利用领域
目前,我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主要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少量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城市道路冲洗、厂内外绿化浇灌等。
(一)景观河道生态补水。我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河道生态补水量约62.64万吨/日,占比约94.4%。南京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主要向金川河、文苑河、外金川河、北十里长沟、新十里长沟、老十里长沟以及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地区内河道补水,江北新区、六合区、浦口区、高淳区、溧水区及江宁区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向辖区内湿地公园(如江北新区杏湖湿地公园)、景观河道等补水。
(二)工业企业用水。我市再生水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的用水量约3.5万吨/日,占比约5.2%。主要用于热泵能源系统使用、工业生产冷却用水、厂内景观绿化浇灌、设备冲洗、药剂稀释等。
(三)市政绿化环卫用水。我市绿化园林、城管部门年再生水使用量约为2726吨/日,占比约0.4%,主要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统筹协调。会同市绿化园林局、城管局、南京水务集团等部门召开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推进会,推进主城区4个新增补水点的绿化养护再生水利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主城区绿化养护再生水利用工作,征求市绿化园林局、市城管局的意见建议,合理设置部分可优先启用的补水点、给水站等,提升市政绿化环卫用水中再生水利用率,降低维护运营成本。
(二)发挥示范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浦口区珠江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再生水配套设施建设,再生水利用率达100%;溧水区秦源污水处理厂利用大唐热电循环冷却水以及道路冲洗、绿化浇灌等市政用水,再生水利用率达27.6%;江宁区积极拓展再生水循环利用渠道,在高新区开展试点,利用再生水灌溉农田。利用世界水周等节日加强再生水利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再生水利用的认识,促进再生水利用推广。
(三)抓好试点工作,拓宽利用领域。开展新领域使用试点工作,积极拓展再生水利用使用领域,延伸再生水产业链条,满足其冷却用水、热泵能源系统用水等需求,逐步扩大市场覆盖。浦口区与南京广鑫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试点,建设广鑫能源换热站,充分利用珠江污水厂中水余热资源为建筑提供供冷供热服务;溧水区与大唐热电厂合作,将再生水用作机力通风冷却塔2台120 MW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循环冷却水。为切实加快我市再生水循环利用步伐,各相关区会同本辖区内再生水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部分区域进行试点,鼓励引导试点区结合规划合作建设再生水配套设施(含厂、网、站、点),积累再生水运营管理经验,并逐步推广。
(四)科学规划布局,切实提升效能。我局已于2023年7月启动《南京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并征求园林、城管部门及各区意见,结合各景观河道生态补水需求,合理规划设置再生水管网、河道补水点、市政道路补水点、给水站等,确保满足市政、绿化、消防、工业等用水需求,确保再生水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切实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水务局
2024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