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胡容茂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推行文化夜校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夜校作为利用工作之余的晚间时间进行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曾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受到青年群体的欢迎。后来,受高校扩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夜校一度淡出大众视野。近年来,随着“充电学习”“上兴趣班”等成为职场人“夜生活”的新场景,各地夜校日益受到中青年群体的关注,部分城市夜校的热门课程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情况。“夜校热”反映了当下中青年群体对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积极回应这一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
一、我市夜校办学现状
从我市夜校办学现状总体来看,一方面,在规模、数量、质量、效益上呈现出逐渐发展和提升的态势,在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性质上呈现多样化,为满足中青年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与中青年群体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相比,我市夜校在资源供给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一是我市现有夜校涉及部门众多,团市委、总工会、文旅局等部门都参与部分夜校的管理,相关部门仅对自己领域内的夜校有管辖权,与此同时,不少行业、高校、企业等也都有自己的夜校,多种形式、多种性质的办学模式交织,缺乏统一的管理。二是存在夜校资源供给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三是一些夜校对适需性与普惠性的关注不够,课程种类较为单一,教学安排缺乏灵活性。
二、相关工作情况
市教育局按照现有相关工作分工,对于面向中青年群体的教育,主要承担社区教育工作。近年来,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坚持“五化”统筹推进,围绕“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发展能力;发挥阵地功能,体现发展实力;加强队伍建设,呈现发展活力;依托创建项目,凸现发展潜力;创新品牌建设,展现发展魅力”的工作思路,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坚持服务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完善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充实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丰富社区教育服务内容、创新社区教育服务方式方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以管理制度化建设推动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的基本格局。社区教育三级管理(市、区、街镇)和四级办学组织体系架构完整。各级各类阵地、基地实现了标准建设和规范发展。
二是以阵地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发展。2017年底实现省级示范区全覆盖、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2018年底完成市级规范化社区学院全覆盖。2022年底实现市、区两级老年开放大学和街(镇)老年教育教学点全覆盖。全市最大的市民免费数字化学习平台“南京学习在线”注册人数超145万。
三是以项目品牌化建设驱动创新发展。坚持实施项目品牌化战略,“十三五”以来打造国家级品牌项目9个、省级品牌项目18个、省老年教育资源库子库14个。全市现有三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LC能力建设项目实验点”。连续19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四是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创建省级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9个。培育南京市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优秀项目32个。农科教讲师团20余年来坚持每年完成“百场”“万人”培训目标。
五是丰富老年教育供给,推动老年教育快速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全市老年开放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普及化步伐。持续推进老年开放大学社区学习点建设。南京老年开放大学与南京安居建设集团合作开办了南京老年开放大学南京颐养中心分校。
市文旅局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提高市民艺术素质,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设各类公共文化培训、讲座活动。每年通过“送文化下基层”活动,配送100多场高品质的培训讲座到基层,丰富基层的群众文化生活,强化全民艺术普及。市、区两级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致力于艺术普及的全覆盖,长期开设声乐、舞蹈、器乐、书法、美术等培训班,每年培训市民2万多人次。为强化服务效果,全市文化馆积极挖掘资源,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在开展常态化艺术培训的基础上,2019年,栖霞区文化馆主动延长开放时间,率先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艺栖夜课”项目,开设芭蕾、插花、瑜伽等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夜校课程,并将剪纸、金箔、金陵折扇等传统项目引入夜校,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和普及力度。2024年,市文化馆打造“南京市文化馆艺术夜校”新项目,结合年轻学员的需求,设计了形体瑜伽、舞韵瑜伽、红酒品鉴、芭蕾美体、古典舞身段、爵士舞、个人穿搭、美甲沙龙、美妆、T台模特、模特舞蹈、书法隶书等丰富多样的课程,第一期 19个班,380人次,实行精品化、滚动化教学,课程时间设定为夜间及周末,充分满足不同时间段人群的需要。夜校具有惠民的价格、优质的师资、专业的管理,课程一经推出,深受年轻人欢迎,很多参训学员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分享了参训的体验和收获。江宁、建邺等区文化馆也通过团队建设、艺术创作等形式,为年轻人提供全民艺术培训及普及的平台。
市财政局积极整合利用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资源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为不同年龄段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服务。整合利用市区各级文博场馆、文化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电视、网络、报纸等全媒体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课程,财政给予定额补助和绩效考核奖补。2024年市财政安排金陵老年大学补助600万元、社会教育经费900万元,用于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培训、线上资源建设等方面。安排少年宫能力提升项目160万元,用于特色课程(项目)创新、优秀公益活动、少年宫办宫条件提升等;对开放大学按照2000元/生标准核定生均经费,补贴开放大学办学成本。“文化公共服务”已纳入市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根据财政部《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有需求的相关职能部门,在预算资金保障到位的前提下,可以实施文化公共服务的采购。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从三方面着手,努力推进夜校发展。一是鼓励支持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举办夜校,并将其纳入学校非学历教育管理范畴。二是将夜校作为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支持各级社区教育机构探索独立或联合举办夜校,相关项目将优先推荐省级品牌项目立项。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如有转型为夜校的意愿,市教育局将给予政策咨询等指导服务。
市文旅局将继续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努力为市民参加艺术夜校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指导市、区两级文化馆进一步梳理市民的艺术需求,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开设更加专业化的课程,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服务,为各类人群提供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体验,助力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推行文化夜校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