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潘维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对教育“双减”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延时服务的自主权交给家长,同时避免课后服务变为自习课的建议
我市课后服务工作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2021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课后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和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学校不得强制或拒绝学生参加课后服务。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学校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科普、艺术、劳动、阅读、影视欣赏等素质拓展活动。
目前,我市各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段的服务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三是提供托管看护服务。学生和家长可以自主选择参加第一阶段,也可以选择参加第一、二阶段,或参加三个阶段。我局要求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科学合理设置课后服务课程。为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2022年春季学期始,市教育局会同科技、体育等多部门探索建立公益性社会公共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工作机制,累计遴选推荐1741个公益性项目,其中全免费454项,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区的指导。一是各校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严格“五项规范”,坚持课后服务严格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加强对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过程性监管和指导。三是各校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强化供给侧课程服务,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健康成长。
二、关于加强幼小衔接,让孩子稳步适应小学学习内容的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把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2021年,我市先后出台《南京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实施南京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五大工程十项任务的通知》,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强化了幼小衔接的组织保障。研制《幼小科学衔接阶段活动化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纲要》,开展幼小科学衔接体验空间的试点建设,形成面向全市推广应用的幼小衔接学习空间、资源建设及活动课程样例。编写“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家长指导手册”,围绕“金陵娃,一起成长吧”核心主题,整体构建“宁师答疑解惑”入学准备课程和“金陵娃,上学啦”入学适应课程等。开展家园校共育活动497场,惠及家长56906人次,引导家长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合理期待,营造良好的家园校共育氛围。
同时,我市将幼小衔接开展情况纳入全市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加大对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的督导检查力度,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区指导,把幼小衔接工作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加突出位置,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幼小衔接服务体系,不断改进幼小衔接工作水平。
三、关于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打击力度,持续巩固“双减”效果的建议
我市把校外培训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要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双减”决策部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5.5%,其中“营转非”率达100%,资金监管率达100%,较好完成大大压减的目标任务。但诚如您所说,我市目前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依然存在,且地点分散、分布面广、流动性大、形式隐蔽,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问题。同时一些家长与培训机构结为利益攻守同盟,配合机构和违规办学人员躲避检查,导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推进困难。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贯彻国家“双减”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治理。一是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广泛动员街道、居委会、社区等力量,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网格化管理,聚焦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高发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机构、重点人员,集中开展校外培训常态化治理检查。二是采取常态化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抽查和群众举报的方式,重点对已压减或转型的原学科类培训机构、信访举报投诉较多的培训机构以及打着“学科辅导”旗号的托管机构进行排查,对发现问题的机构进行约谈、责令整改直至关闭等处理。三是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公开曝光频次,定期向全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不断加强警示震慑,严防违规培训现象反弹反复。
四、关于加快推进幼托一体化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由卫生健康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市卫健会同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南京市幼儿园托班备案登记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有效促进幼儿园规范开展托育服务。
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政策,配合卫健部门积极加大幼儿园托位供给。认真摸底梳理幼儿园开设托班情况,指导幼儿园托班进行备案登记,全市幼儿园新增入库托位数1万多个。在高淳、江宁、溧水等区试点依托街镇中心园和农村办园点空余学位资源举办托班,有效解决周边百姓普惠托育需求。目前,南京市开办托班幼儿园387所,在托婴幼儿8651人,全市幼儿园可提供托位约2.1万个,其中开办托班的普惠性幼儿园298所,在托婴幼儿6380人,可提供托位1.7万个。为加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管理,市教研室组建幼儿园托育教研中心组,加强幼儿园托班课程建设,对教师的研训指导以及对托幼衔接等课题的研究。市教育局组建专家团队,研制《南京市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南京市幼儿园托班管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在保障3-6岁幼儿普惠性学位供给和保教条件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面向2-3岁幼儿积极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合理规范收费标准,实施托幼一体化管理。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配合编办、卫健、发改、财政等部门,健全完善公办园托班教师编制、布局规划、收费、财政补助等政策法规和保障机制,促进幼儿园托班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双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