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黄桂华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最具创新和活力的领域,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一、我市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联通生产消费、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优势,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共有电子商务企业主体1.7万家,电商店铺28.5万家,直接从业人数超67万人。2022年全市网络零售额6580亿元,同比增长1.2%;农资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09.9亿元,同比增长17%。今年一季度全市网络零售额1102亿元,同比增长1.2%,相关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具体情况如下:
一、突出示范创建,强化平台经济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强的头部企业、电商基地,加快形成电商产业集聚。着力打造标杆企业。全市共有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3家,省级数字商务企业20家,并成功培育包括汇通达、孩子王、焦点科技等多个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平台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标杆平台企业为龙头,带动15000余家中小微商户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着力强化载体建设。全市有徐庄软件园和建邺区2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6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2个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数量、质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电商集聚发展水平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提升。
二、突出数字赋能,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紧扣直播电商、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趋势,持续为全市电商发展注入新动能。积极发展直播电商,打造市级重点培育直播电商基地22家、机构33家,全市直播电商机构数量超650家,直播电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成立扬子江国际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研究院,高质量举办全球服贸大会暨首届国际数字贸易峰会,2022年全市数字贸易增长17%。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公共海外仓建设,获评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各5家,建成3个跨境电商产业基地,2022年全市跨境电商规模占全省47.2%。推动传统商圈数字化转型,新街口商圈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通过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入驻商户提供数字化营销、智慧化改造、信息共享等服务,提升消费者购物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体验。
三、突出生态营造,浓厚平台经济发展氛围。以开展重点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平台企业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电商产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各类电商促消费活动。结合省“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南京国际消费节,组织我市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直播电商文化节等促销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消费加快复苏回暖。高水平举办电商行业盛会。2022年先后举办城市美好生活创作者大会、江苏电商大会、产业互联网博览会等活动,把握平台经济、产业数字化领域变革发展规律,广泛汇聚行业内优秀平台企业,积极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电商平台生态圈。常态化组织电商人才培训。与阿里巴巴、抖音、小红书等各大平台深度合作,持续开展普及型、实用型培训,提升电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2022年累计组织开展20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类电商培训,参与培训品牌企业、本地商户超1000家。
四、突出错位发展,积极培育优势平台产业。深入结合南京产业特点,从企业引导扶持、产业孵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经济。大力支持特色垂直电商平台。视客网络已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专门从事眼镜类商品销售的电商平台企业,约占全国眼镜类电商市场份额15%。斑马软件吸引超过4.3万家养老企业入驻,上岗就业人数超33万,成为国内家政产业互联网龙头。贝登医疗拥有注册经销商15万家,合作经销商超3万家,是国内领先的医疗供应链平台企业。强化产学研深度对接,依托高职院校成立新电商产业学院,实现高校与产业双向赋能,不仅为行业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又不断丰沃新电商产业孵化发展的土壤。成立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整合平台规划、创新创业、产融合作等领域顶级资源,吸纳汇通达、华能智链、国联股份、欧冶云商等重点平台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和第三方智库等,打造开放共享、共融共通的合作交流平台。
五、突出长治长效,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适应电商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规则制度,加强全链条监管。全面落实登记文书规范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优化登记注册审批流程,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对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积极打造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支持电商行业提升经济贡献率,推动广大中小微市场主体加快数字化转型。紧扣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加大对相关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重点对直播营销中的广告行为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综合运用纳税人学堂、短信、微信、征纳互动平台、网站、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电商依法纳税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纳税信用等级、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着力防范税收风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电商平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能级、政策环境与杭州、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发展能级偏低。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我市电商平台经济对全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够强,龙头企业较为缺乏,企业规模、行业影响力距离行业头部企业有不小差距。
二是优质企业外流压力加大。由于电商平台企业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氛围有较高的关联度,近年来全国其他城市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加大招引电商平台企业力度,比如从我市发展起来的专注经营跨境时尚女装的希音集团,2017年总部迁往广州,目前估值升至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企业。
三是行业监管面临不少共性问题。电商企业登记注册、税收管理等还存在薄弱环节。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质量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从2022年对电商平台销售的电子电器、日用纺织、轻工产品抽查情况看,平均问题产品发现率为11.6%。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一手抓电商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手抓监管规范,不断推动我市电商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壮大电商市场主体。以电商示范企业创建为抓手,在平台电商、垂直电商、社区团购、直播电商、元宇宙等新赛道、新领域,培育市级重点电商企业60家以上。推进电商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商示范基地年度综合评价,构建电商示范基地梯次培育体系。开展重点领域合作和项目招引,举办电商行业峰会、高端论坛和电商博览会,进一步扩大本地优秀电商企业行业影响力,以电商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招引优质电商项目。
二是着力推动电商促消费。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电商直播文化节等各类电商促消费活动,多平台、多渠道、多领域全方位发力,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推动消费回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新型消费场景,推动即时零售、在线文娱、智慧旅游等消费新业态健康发展,拓展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打造城市人文社交市集品牌。
三是着力加快电商创新发展。开展市级重点直播电商基地、机构的评选认定工作,鼓励直播电商企业积极运用虚拟数字人、AIGC等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创新,推动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场景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促进“文商旅体”等市场主体与新电商融合发展。
四是着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持续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与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对接会4场以上。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深入发展三级物流共同配送,加快建设仓储、冷链、分级包装、智能配货等设施设备,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持续加大对高淳区、溧水区两个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指导其他涉农板块争创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引导农村电商集聚区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全市农村电商提质增效。
五是着力提升规范监管水平。充分发挥广告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对平台重点领域广告加强监管。持续开展网络平台(网店)放心消费专项创建行动,加强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责令生产销售主体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置。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强化依法纳税宣传,深化税收信用等级评价在企业项目招投标、贷款融资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数电票”电子发票开票试点,加强税收数据管理,加大对恶意偷逃税款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是着力强化电商人才支撑。持续开展普及型、实用型电商培训,分层分类培育电商技能人才,全年举办10场以上专题培训班,培养电子商务师1500人次以上,提升电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依托行业协会组织新媒体运营实战技能竞赛、农村新电商销售竞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促训提升电商人才从业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商务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商务局
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