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03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着眼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加快推进南京经济发展转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5 15:28 来源:市工信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市侨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着眼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加快推进南京经济发展转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提案对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相关成效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坚持补短板,解决传统产业数字化难题”“坚持锻长板,凸显前沿产业数字化优势”等五方面提出了系列建议,具体包括政策体系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优势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内容,相关建议针对性强,对我市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局接到该提案后,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单位,对提案内容深入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市实际予以采纳。

    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2022年6月,南京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等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入围国务院发布的督查激励通报。

    一是完善数实融合政策体系。从2020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成立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印发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各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专项方案,构建起较为全面的数实融合政策支撑体系。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2870个,覆盖规上工业企业2245家,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1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车间133个。2022年,市区财政安排4000余万元,为中小企业开展免费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完成1400余家规模企业免费诊断。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园区60家,占文化产业园区总数超40%。加快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我市2项数字贸易案例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我市在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获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浦口区国家级、溧水区省级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区顺利通过验收,江宁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三是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市政府印发打造万亿级软件、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专项行动计划。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出台《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新兴数字产业,成功获批建设全省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2022年,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占比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四是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5G建设应用,累计建成5G基站3.0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32个,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7个。构建起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累计建设二级节点达13个。推动江北新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扩容,我市人工智能算力水平位居全国第八。

    五是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我市聚焦核心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全市共8家企业入围《2023全球独角兽榜》,位列全国城市第八,其中,数字经济企业6家。全市共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8家,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3家,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23家。今年一季度,全市纳统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较上年末增加256家。在培育壮大本地企业的同时,我们积极深化与中兴通讯、华为公司等知名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加快推动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小米华东总部、荣耀公司软件研发总部等已落地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项目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7个点。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贵单位关于政策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优势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建议,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我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江苏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挑大梁、作支撑。

    一是加强数实融合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聚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优质标杆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强化标杆示范效应,持续组织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现场参观学习,让企业直观感受数字化转型成效。统筹用好国家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省高端化改造升级项目补助、市重大设备技改奖补等各类资金,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实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指引,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用好“宁创贷”和民营企业转贷基金,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二是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年推动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新增10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落实《南京市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建设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等重点公共平台,高水平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稳步推进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学、直播电商、金融科技、智慧种植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金融、贸易、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加快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万亿级软件、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打造,推动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新能源并网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自主开源生态。全年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达8500亿元。推进芯爱基板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未来网络示范应用场景。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30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660亿元。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争创国家级元宇宙、区块链先导区,推进“区块链+制造”等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应用项目建设。

    四是积极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印发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体系,全年新增3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运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推广应用。实施南京市5G应用创新引领行动计划,争创国家首批5G创新应用引领区,全年新建5G基站5000个。加快推进江北新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扩容,组织算力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提供低成本算力服务。

    五是多措并举壮大企业阵营。持续推进与华为公司、中兴通讯、中国联通、紫光集团、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中软国际等国内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战略合作,争取企业在宁布局更多产业资源。积极推动通力电梯、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落地,赴欧洲面向工业软件巨头开展针对性招商活动。建立百强数字经济企业、50强软件企业培育库,定期跟踪走访,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培育更多本地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综合技术能力、成长性等因素建立企业分类培育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支持重点数字经济企业升规纳统,加快提升我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