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孙宇彤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安全对工程实体质量安全有着重大影响。2022年,南京本地勘察单位共有67家(甲级资质33家、乙级34家),从业人员3318人,年营业收入约30亿元。虽然我市工程勘察市场规模较大,本地头部企业实力尚可,但也存在勘察市场不够规范、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等问题。我委高度重视工程勘察管理工作,在政策制定、日常管理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争取我市工程勘察质量和水平能在现有市场行情下再上新台阶。
一、我市勘察管理工作主要特点
(一)强化勘察质量的全过程监管
一是实现勘察文件数字化审查。从2019年底开始,我市范围内已实现勘察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全过程数字化审查和多部门数据共享。审查专家对勘察文件有疑问的,需对现场原始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核查,对发现的可疑线索报建设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二是加大勘察外业现场抽查力度。我委每年都要对十几处勘察外业现场进行随机抽查,采用实物验证、操作观察、资料核查及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勘察单位履约情况、操作规程及勘察大纲执行情况等进行现场检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有问题的限期整改。
三是加强土工试验室管理。我委出台了《关于对我市工程勘察土工试验室实施分类管理的通知》,对我市土工试验室进行分类管理,每年换发专用章并不定期进行现场抽查。
(二)加强勘察市场管理
我委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工程勘察市场的若干意见》《南京市勘察设计市场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大对勘察企业的资质、人员的动态核查力度,加强对勘察企业市场行为监管,并按企业信用实行分类管理。
(三)重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
我委不定期对勘察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交底、应急预案等进行抽查。2021年6月19日,我委组织全市主要勘察单位,召开了南京市工程勘察安全生产警示会议,就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地铁保护区勘探安全施工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四)做好勘察评奖评优
2021年,我委重新印发了《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每年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工程测量(测绘)四个类别进行优秀工程勘察奖评比,推动行业争先创优和技术进步。
二、下一步打算
(一)完善和落实我市工程勘察管理方面的政策要求
我委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要求,研究制定新时期加强我市工程勘察管理的有关文件,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水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工程勘察外业管理。实行开工报告制度,对重点项目现场进行抽查或旁站监督,探索勘察监理制度;实行勘察过程信息上报制度,勘察单位采用影像等方式对钻探等主要过程进行记录并上报;规范勘察企业的人员设备管理,有关人员、设备从企业信息库中调用,实现“人机配对”和信息可追溯。
二是强化市场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挂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无资质、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现场检查和举报处理力度,重点检查现场作业规范性、现场记录真实性等问题,建立并实施勘察作业质量、安全举报制度;加强土工试验室日常管理和资质管理,对试验室管理及人员、设备配备等定期考核,发现弄虚作假等问题的严肃处理;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勘察企业资质、人员资格动态核查,整顿勘察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修订《南京市勘察设计行业信用管理办法》,通过企业信用评价,加强行业诚信管理,并研究将信用评价与招投标挂钩。
三是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加大宣传和警示教育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按照《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标准》DB32/T 4396-2022等规范要求,指导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做好人员培训和新技术应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抵制低价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促进我市工程勘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工程勘察监管水平
2022年底,我委开始研发新的“南京市勘察设计行业与信用管理系统”。2023年下半年系统建成后,将统筹勘察设计相关业务及监管事项,其中就包括勘察外业质量及土工实验室管理模块。我委将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监管平台数据标准(试行)》(建办质函〔2020〕257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提升勘察企业内部管理和政府全过程监管水平,切实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勘探过程信息化。开工报告、前期要件、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实现提前上传备案。通过影像留存、人员设备定位和数据实时上传等信息化监管方式,满足实时、实地、实人管理要求。
二是试验过程信息化。对试验影像和数据进行留存并实时上传,确保试验数据真实性和现场取样材料的一致性,实现土工试验报告的数字化管理。
三是勘察文件审查信息化。在已有数字化勘察文件审查基础上,加大对勘察原始数据和试验数据倒查力度,确保成果文件真实可靠。同时提高审图服务水平,对“桩基先审”等提前服务项目,强化勘察文件变更和补充勘察的闭合管理。
四是成果资料信息化。在工程勘察数字化文件收集、整理、归档的基础上,发掘勘察成果价值。加强与规划资源部门联系,在确保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将工勘成果作为地勘成果的补充和深化,完善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