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11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促进南京都市圈文旅合作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8 02:38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进南京市委:

    您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南京都市圈文旅合作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促进南京都市圈文旅合作发展既是落实《规划》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都市圈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普惠都市圈市民的具体实践。目前都市圈文旅专委会、体育专委会工作机制健全,通过举办系列文旅体合作活动,有力推动了都市圈各成员城市间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2022年我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5万元,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人均消费第一城”的背后,除了有南京市民的消费能力作为支撑,也离不开南京都市圈城市市民的助力。下一步,南京都市圈文旅体部门将继续在加快推进都市圈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领导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完善文旅发展机制,推动共建共享

    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旅游体育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总体布局,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案中涉及的“加强文化和旅游人才平台建设”等问题,在我市人才工作中均有落实。一方面,不断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在组织实施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中,不断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关心支持力度。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98人入选省第六期“333工程”,其中旅游人才7人;共有326人入选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其中旅游人才4人。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人才培育支持力度。营造优质人才服务环境,做好紫金山英才卡(英才码)审核发放工作,支持旅游人才享受安居、子女教育、人才公寓等重点人才权益。依托“紫金山英才”微信公众号“人才月历”板块,推出人才服务“悦分享”品牌,整合发布全市人才计划政策申报和重点活动信息。根据省委人才办统一部署,制定《南京市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我市人才热线专席,为包括旅游人才在内的全市人才提供便捷化服务。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人才类诉求3886件,工单办理综合满意率99.94%

    探索都市圈文旅产业合作新路径,提升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链竞争力搭建都市圈文旅合作发展平台。南京、淮安、滁州、马鞍山等都市圈8个城市国有文化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创新联盟”,搭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进宁淮、宁滁、宁马等跨区域文化合作,先后共建了一批“文化+旅游”“文化+科技”重点项目,推动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文旅产业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在南京市文化产业金梧桐奖评选中,连续多年设立“南京都市圈最具投资价值文化企业30强”,宣城、滁州、扬州、芜湖、淮安、马鞍山等多座都市圈城市的优质文化企业入选;连续成功举办南京创意设计周、南京融交会、动漫创投大会、文化产业资源共享会等特色展会和评选活动,宣传推介都市圈文旅企业及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推动多项都市圈文旅项目签约。

    二、以深化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议为契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着力创新打造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品质、激发消费活力。实施完成江北新区金象城、秦淮区万象天地、鼓楼区花开·IN BOX街区等100个重点促消费活动项目,精心打造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秦淮夜肆等1000个消费新场景。开展特色消费场景评选,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等一批商文旅融合消费场景入选,并持续宣传推广。举办“南京国际消费节”四季主题活动,推出千场消费促进系列活动,打响全时段、全空间、全场景的消费节庆品牌。打造“南京消费发布”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宣传阵地,推出“为宁而来”“南京新街口”等专属话题,拓展用户达50万,2022年网络整体曝光量达50亿次。举办2022中国(南京)首店经济发展推介会,联合发改、财政、文旅、体育、会展等部门出台新一轮《关于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各类首店落地落户南京,2022年引进LOEWE罗意威香氛全球首店、茶颜悦色华东首店等高级别首店近300家。相关工作得到央媒省媒、互联网平台、高流量自媒体持续关注。

    我局与都市圈兄弟城市开展公共文化产品共享。2022221日,在马鞍山市图书馆举办由南京艺术基金资助的“百年辉煌  奉献有我—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摄影作品展”都市圈巡展。202231,会同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初在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联合举办“刻意•刘痕——刘春杰艺术展”。2022618日,“阅美新时代,幸福新征程”——建党百年农民画艺术展都市圈巡展于南通市如东县文化馆正式开幕。2022623日—24,首届南京都市圈图书馆学术论坛暨南京都市圈公共图书馆共享发展协作体成立大会在宁召开。大会在江苏、安徽两省图书馆学会的指导下,由我局、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学会承办。

    我局与都市圈城市做好旅游联合推广工作。在我局相关平台连续推出都市圈城市景区景点介绍,并联合打造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结合省文旅厅“水韵江苏”推广平台,联合江苏省内都市圈城市做好联合推广工作。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优质文旅品牌,推进长江文化公园建设

    我局努力做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依法保护,强化活态传承,扩大社会传播,在促进非遗在社区、进景区、进校园,非遗与文旅商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非遗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非遗在当代生活的延续、发展和振兴。2022911,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南京实际,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措施,全面推动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局在都市圈范围内扩大博物馆影响力,让文物“活起来”。为更好地发挥渡江战役相关纪念馆(地)的纪念、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由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发起,联合渡江战役相关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共同成立“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并于2022418日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举行了联盟成立仪式。自202261日起,“衣饰平安岁 身居快乐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藏儿童用品展”在溧阳市博物馆展公开展出,展览在溧阳市博物馆持续展出至到81日,其后将按照展览巡展计划有序在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海安市博物馆、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东台市博物馆和盱眙县博物馆展出。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交流,做好都市圈体育融合。市体育局已按照合作协议,牵头成立了南京都市圈体育产业联盟,搭建了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赛事、体育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的平台。举办南京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发布会,以“悦动都市圈  共享好生活”为主题,发布了10条都市圈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荐了50场都市圈体育旅游赛事信息。制作了南京都市圈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电子地图,在2023南京体育消费节•55燃动季上重磅推出,并在“南京体育”微信公众号、“宁体汇”平台等上宣传展示,吸引广大市民参与体育比赛、观赏体育赛事、体验体育旅游。

    四、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文旅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后疫情时代打好基础,将都市圈文旅推向世界

    做足准备,全力以赴为入境旅游市场恢复蓄力。一是把握后疫情时代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将整合挖掘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旅产品资源突出“IP”效应,通过各类权威优质渠道平台和专业力量,精准把握国际形势,掌握游客最新偏好,打好“形象+产品”“线上+线下”“长远+短期”组合拳,持续提升南京的国际竞争力、国际标识度和国际美誉度。二是恢复南京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建设。率先从港澳地区、东南亚等近程重点客源市场着手,恢复海外推广中心和品质游专卖店建设。20232,赴香港举办南京(香港)文旅专场推介活动,抢占第一波香港入境客源先机。适时支持重点企业参加东南亚、港澳台地区的重点展会,尤其是现场交易型的展会。与大湾区卫视合作,推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大咖南京行”采风踩线活动。三是持续做好全球社交媒体平台宣推工作。保持南京文旅全球社交媒体主题账号发布率,不定期开展引流活动,增强旅游形象宣传的渗透力。围绕南京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以“文都”“长江”“非遗”等品牌为重点,呈现古都之美;策划线上有奖互动活动,提升粉丝互动率。

    因时制宜,持续提升南京文化国际叙事能力。一是继续做好国家级人文交流项目。录制《火红幸福年——南京民乐团新春专场音乐会》、越剧《凤凰台》、魔术剧《我是哪吒》等节目视频参加2023“欢乐春节”。完成与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为期一年的对口交流合作项目。春节期间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在斐济推出兔年生肖邮票及首日封发行活动,年中将分别与两国开展秦淮灯会宣传、四季南京城市图片展、非遗教学、“双城记”城墙主题展等线上线下活动,并推广南京文旅资源。二是稳步推进“南京城墙”“南京海丝”“南京非遗”“南京小红花”“中国图书之窗”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海外推广,在斯里兰卡建立第十二个“中国图书之窗”。

    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国际传播宣推新格局。开展“城中来客 行走的文都”城市文旅主题体验活动。活动围绕“世界文学之都”城市名片以及核心文旅资源,通过“城市主人”与“城中来客”共同的行走、感知、体验、交流,探寻如何将南京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融合及文化创新的动力;活动还将通过前、中、后期的专业规划、全媒体推广、线路产品打磨,形成“城中来客”文旅品牌,丰富南京城市文化旅游内涵,助力南京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为进一步提升南京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都市圈文旅体合作向纵深发展,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体育局将会同都市圈各成员城市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优质文旅体资源共享和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文旅体产业融合。对照《南京都市圈2023度工作要点》明确的联合打造特色化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加强宁淮宣黄生态经济成长带文旅交流合作、举办都市圈体育旅游推介会、发布都市圈最佳体育旅游线路及目的地名单等重点任务,协调推动各项相关活动开展,配合做好活动宣传。二是积极谋划文旅活动,共促文旅市场繁荣。策划开展2023南京都市圈文旅消费推广季系列活动,加强优秀历史文化宣传,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三是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持续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聚焦沿江重点区域,同步跟进省市规划编制,加强储备项目的轻重缓急评估、适时动态调整,鼓励相关板块和部门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项目,滚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能够凸显长江南京段特色的项目储备库。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