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10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以投资思维促进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31 10:06 来源:市投促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进南京市委: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以投资思维促进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围绕《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更好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我市投促系统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招商新模式,不断丰富招商方式方法持续拓展招商工作渠道创新和发展招商手段模式,助力全市招商引资不断取得突破。上半年,全市共招引优质产业项目 101个、10亿元以上大体量项目9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部类项目20个。美埃高端装备、华天科技等一批大体量项目签约,LG 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天加洁净空调研发生产项目等一批存量再投资项目落地,TP-LINK华东总部、恒生电子第二总部等新一批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在宁集聚;630日,国机数科公司正式确认落地玄武区,是我市在数字化领域引进的首个央企二级总部。

    1-5月份,全市签约项目投资总额705.3亿元,月度目标完成率为67.7%,实际投资总额227.7亿元,月度目标完成率为103.1%,共举办招商活动193场,全市各板块一把手外出招商共计104次。

    一、遵循市场规律,逐步拓展市场化招商路径

    一是开展各类中介机构合作招商。今年以来,全市各板块围绕招商项目信息获取论证、招商项目洽谈推进、投资环境宣传推广等为主要合作内容与各类中介机构开展合作招商。据初步统计,与全市各板块建立有合作关系的专业招商中介、商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校友组织等各类中介机构近百家,四大所五大行等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基本都与相关板块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合作模式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的超半数以上。二是成立国有市场化招商平台。目前,全市正在加快推动建立市场化招商平台的步伐。秦淮区率先成立区属招商平台公司的基础上,又推动家区属国有集团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新组建的招商公司承担招商指标,明确目标、任务、考核、政策;六合区组建区招商中心,下设企业化运作的招商实体公司;建邺区、江宁开发区等板块结合开发区(高新区)体制改革,均设立了市场化招商平台,开展项目信息获取及跟踪推进。三是建立完善项目引荐人奖励制度。今年,市投促局正在探索出台《南京市招商项目引荐人奖励指导意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为我市引荐高质量招商项目信息线索并协助开展项目洽谈推进、助力招商项目落地达效各板块积极研究出台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部分板块制定了整体性的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外,针对自身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专项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四是积极推进投资与招商互动融合。积极发挥产业基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全市重点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利用基金链带动产业链,吸引上百家知名投资机构和大型产业集团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区两级共同与驻宁银行加强合作对接,通过开展政银合作交流、政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为企业招引落户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与金融资本机构开展联合招商利用资本金融机构特别是风投创投机构对项目质量判别的专业性和敏锐性优势,捕捉高质量招商项目信息是选聘招商大使(特使),协助招商。全市通过与各类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建立合作联系,持续构建社会化招商网络体系,招商工作渠道得到充分拓展和延伸。全市相关部门、板块相继选聘了一批在行业领域具备有一定影响力招商资源丰富且热心我市招商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协助我市开展招商工作。据统计,市相关部门及各板块共聘请招商大使(特使)逾百人。

    二、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狠抓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快推进高水平新研机构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产出与链接孵化能力。南京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研发转化为关键、以企业孵化为使命,大力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点破解产业创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为创新要素的高效利用提供混合制度空间中间链接地带,已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自2018年布局建设以来,共建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1家,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市级机构及其孵化引进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540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120亿元,市场化融资累计到账金额21.8亿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7932件,授权5972件。二是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在宁高效转化能力。聚焦提升产业贡献度提高发展核心竞争力两大目标,瞄准全市产业需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与高校院所合作新模式,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与供给能力,培育出一批标志性、可供市场转化的创新成果。累计推动35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宁落地转化,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未来网络等领域,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34.29亿元,以近4倍的撬动率带动我市科技型骨干企业自主投入超过140亿元。三是扎实推进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强化创新主体的技术交易能力。围绕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出政策、建机制、促服务,技术要素市场活力充分迸发,技术交易日趋活跃,近五年来南京的技术成交额均保持全国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第六。2022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7345项,成交额达856.7亿元,企业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力量,继续保持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2022年,我市企业共输出技术17110项,成交额709.69亿元,占全市成交额的82.84%。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与线下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发布、公开挂牌、咨询辅导等服务,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南京分中心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459名,技术经理人307名,开设店铺382家,发布需求1481条,发布成果2439项,发布资讯180条,促成一大批成果在南京企业转化。四是发挥南京校友经济优势,持续构建社会化校友招商网络体系南京是全国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拥有51所普通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近百万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成立专门服务来宁投资校友企业、校友项目的南京宁聚校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成立由在宁高校校友(总)会组织成南京高校校友会联盟;各板块均与知名高校加强联系合作,大力发展校友经济,通过合作建设园中园、举办创新大赛、成立校友会客厅和双创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深入发掘校友经济,促进校地深度融合

    三、依托优质平台资源,招商项目虹吸效应初步体现

    部分板块通过建设和引进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吸引企业落户南京。一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筑巢引凤。江北新区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一手项目信息,引进佰才邦5G基站商用芯片项目等一批优质集成电路项目。二是引入国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借巢引凤。秦淮区充分利用江苏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优势,将其引入秦淮,进一步放大文创产业生态集聚优势,包括视觉中国、站酷、D9X等文创产业头部企业重点项目落户秦淮;高淳区引入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高淳分所、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南京(高淳)医疗器械创新服务中心,为落户企业培训和代办相关检验检测,大大缩短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时效,吸引企业落户。三是借助公共服务平台,依巢孵凤。部分板块通过积极发挥公共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运营企业作,为区内初创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升平台利用效率,助力企业发展。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江宁生命科技小镇、江苏生命科技园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均建设或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在吸引企业落户的同时,助力企业发展。

    四、完善引才激励政策,做好企业招引强支撑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才优先的工作理念,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引才激励政策,大力集聚专家人才。2022年,我市出台《关于印发<南京市企业专家工作室建设实施细则(修订)>的通知》(宁人社规〔20221号),扩大申报范围,优化工作流程,鼓励企业引进相关领域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同时,企业专家工作室引进的专家,纳入《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扶持范围,享受相应类别人才安居政策。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招商政策体系。加强对全市招商政策的梳理研究,形成与各类招商方法手段相匹配的支持政策。重点加强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关键产业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商项目招引等支持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形成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政策体系。

    (二)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程度。统筹指导各板块坚持目标导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围绕招商项目信息获取和项目落地为主要合作方向开展实质性合作。推动各板块建立市场化招商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招商队伍。以产业园区为助推,加强专业支撑突出主导产业专业化引导,深入分析主导产业特点、现状、市场前景及发展机遇,瞄准行业新动态,以新策略应对新形势定期主动与专业载体运营商进行有效沟通,使其及时了解区域内产业定位、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情况,与产业运营商共同开展招商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招商。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特点,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八条产业链,利用已有的上游企业招引中游、下游企业,或利用中游企业招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优化配置。积极发挥产业链链长制对全市各产业链的研究成果,聚焦产业链条上的短缺环节和薄弱环节,突出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建立招商目标企业清单,通过重大项目招引加粗和延长重点产业链条。

    (四)进一步探索运用基金招商。积极借鉴先进地区资本招商新模式,在积极发挥市级产业引导基金、科创基金和板块各类产业引导基金对项目招引作用的同时,探索建立市级投资促进基金,开展以投代招等多种模式的资本招商。突出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通过引导基金,精选优质项目让利投资标的、与金融机构投贷联动的方式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南京,服务板块、服务企业,加快构建南京市全区域协同、全要素配置、全链条融合、全方位保障的创新格局。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成果转化供给机制,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为实验阶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化开发等服务,加速挖掘和释放成果价值。完善成果转化承接机制,加强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扶持体系,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大成果转化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成果转化赋能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融资白名单,鼓励宁科贷合作银行及科创基金开设绿色通道,利用企业创新积分制等多元评价模式,加快放贷和投资进度。探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基金,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投拨结合,通过先财政资金,后市场化投资方式,支持企业转化科技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投促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投资促进局

    202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