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吴海瑾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精准施策稳外贸、提质量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市外贸发展既面临市场需求下降的周期性压力,也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带来的长期压力。二季度我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月度均值为47.7%,较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4—6月分别为47.1%、46.9%、49.2%,连续三个月收缩运行。从国际物流指数来看,海外需求持续降温,出口下行压力加大。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第二季度整体指数下跌21.5%,连续五个季度下跌。6月末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SCFI)为918.89点,较上月下跌3.5%。在国际市场通胀高企、利率波动、投资不足的背景下,我市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目前,我市外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流失严重,上半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量69.3亿元,超过全市出口总减量(54.1亿元),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例如苏豪、舜天、苏美达纺织及轻纺为确保订单交付,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生产,全年出口订单降幅普遍在20%。“新三样”成为出口增长新动能,目前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新三样”)分别出口151.2、23.6、7.9亿元,分别增长46.8%、38.8%、366.5%,合计拉高全市出口增幅3.5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占全市比重已由2021年底的4.8%提升至目前的10.8%,高附加值、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新能源相关产品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市场占比逐步提升。日本、美国、欧盟进出口普遍下降,三者合计占全市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韩国超越东盟成为我市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
针对各位代表关心的问题,我们于7月20日举办督办案件活动,调研汇鸿中鼎有限公司,并就提案办理情况召开座谈会。根据会议要求,经会同市市场监管局、金陵海关、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对提案的答复如下。
一、助企纾困方面
(一)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深化落实《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若干措施》,研究出台配套资金申报指南,整合市公安局、市外办、市贸促会等多方资源,为外贸企业出海提供全流程保障。在省厅确定的81场线下重点国际货物贸易展会项目的基础上,增选30个重点展会项目拟定市级贸易促进计划,为南京企业参与百余场国际展会提供支持。
(二)持续降低融资成本。2022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27%,同比下降21.44个基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个基点。据测算,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减免支付手续费等共为企业节约成本62.2亿元,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优化“宁创贷”政策体系,对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量给予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在内的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增信。2022年末,“宁创贷”已累计撬动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8756亿元,累计服务企业21万户,平均贷款利率从5.85%下降至4.56%。
(三)推动信保保单融资。支持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实施中小企业平台统保政策,为年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免费或部分自费的可选承保方案,年度预算规模为700万元。2023年一季度,该分公司累计提供保单融资增信支持10.4亿元。在“苏贸贷”项下,中信保会同中国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中信保与南京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合作的“出口快贷”“中信易贷”“跨境快贷”“出口信保快捷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也已取得相当成效。此外,中信保还积极推动银行为出口企业提供信保项下优惠融资利率。积极促成合作银行融资政策向信保参保企业倾斜,宁波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均承诺给予南京市信保项下融资利率折让和结算汇率减让。
(四)加大贸易调整援助力度。严格落实《江苏省贸易调整援助工作方案(试行)》,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指导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清单的企业评估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加强合规体系建设。认定10家单位为我市2022—2023年度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涵盖机电、轻工、纺织服装等领域,指导其做好行业领域内公平贸易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
(五)加大汇率避险扶持力度。今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汇率避险服务有效供给,强化中小微企业、贸易新业态的汇率避险扶持,稳步实施外汇套保奖补等支持措施。
二、促进转型升级方面
(一)搭建和完善重点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数字贸易“宝船计划”公共服务平台,为众多出海企业提供通关物流、跨境商务、金融财税、数字技术等领域60余个热门服务,实时发布重点国别跟踪信息、重点行业预警信息和国际贸易与投资要闻,并依托中国信保覆盖超过2亿家海外企业的资信数据库,上线“资信红绿灯”功能,及时了解买方资信状况,帮助企业掌握最新国际贸易风险信息。落地全国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在线特色交易为主,在线公证、维权、服务、金融为辅的一体化知识产权金融交易服务运营平台,自2020年8月正式运行以来,截至2023年4月,签约合作机构超过1500个,并已建成在售专利大数据库,日均待售专利50万件,累计入库专利600万件。
(二)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探索数字技术贸易、文化贸易、数字营销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路径,5项企业案例入选江苏省首批数字贸易创新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积极推动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手段,帮助海外客户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服务走出去,加快输出“中国数字标准”。原力数字、艾迪亚不断致力于原创动漫、游戏等研发,被评为国家重点文化贸易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国际动漫、游戏顶尖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优先合作战略伙伴。未迟、网觉、智贸邦等一大批头部企业在跨境数字营销领域持续发力,助力跨境电商、游戏动漫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三)开拓跨境电商新兴模式。出台新一轮促进南京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企业自建独立站、建立公共海外仓。依托我市跨境电商重点企业,探索建立进口商品溯源机制。制定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实施意见,鼓励外贸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通过“云展示”“云签约”等模式进行展示推介、洽谈合作和线上签约。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进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措施试点,适时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换货的税收政策,探索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创新。
(四)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我市目前拥有省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21家,鼓励南京新百、中央商场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指导南京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示范智慧商店建设,为内循环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开展“网购保税进口+实体新零售”模式试点,推进南京八卦洲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
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一)打造新型国际贸易枢纽。《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中明确指出:发挥南京市联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区位枢纽优势,进一步联通海外和辐射腹地,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造价值链“供给—需求”双中心。口岸方面,努力建设服务“双循环”一流口岸枢纽,进一步加快水运口岸开放,进出口货运量3900万吨,进出口集装箱量156万标箱,年均增长4%;空运口岸外贸货邮量全国排名力争进入前十。
(二)推动金服平台建设。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金服”平台,通过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征信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等资源,为全市企业包括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截至2023年4月末,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共接入中小企业14.39万家,累计获得授信超5万笔,授信金额1768.7亿元;“南京金服”累计注册企业4.06万家,累计汇总融资规模超1.17万亿元。
(三)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高淳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医疗器械)已有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生产企业99家、新建在建企业60家、新签约项目36个、总部经济企业1584家、“四医”企业30家,总数1809家。基地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措施》等专项政策,助推产业向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不断迈进。设立医疗器械类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南京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高淳开发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高淳开发区创新投资基金以及江苏省相关基金的优势为园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四)帮助企业用好FTA惠企政策。今年一季度,南京市推出的全国首个系统集成、高效便捷的FTA惠企“一键通”智慧平台APP上线。APP在原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上线全新移动端应用,扩充支持全球70余国FTA关税优惠一键查询、新增上线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USMCA(美墨加协定)等全球重点FTA查询、升级支持全种类原产地证书在线办理。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各位委员关心的惠企政策、平台搭建、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信保+银行”在促进外贸出口方面的作用优势。大力推动“苏贸贷”项下的信保融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广应用各类“信保+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出口需求。
(二)指导商业银行提升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银行机构有效满足外贸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持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外经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提升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进一步支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重点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融入产业、服务创新、立足南京、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鼓励和引进高水平外国服务机构来宁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尽快出台《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措施》延续政策,帮助企业有效获取订单,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助力企业积极开拓中东、拉美新兴市场。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商务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商务局
2023年7月28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