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民进南京市委:
你们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先行先试开展低碳技术改造的提案,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排水系统概况。目前,全市共建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1座,总计处理能力约348万吨/日,出水水质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配套建设污水主次干管3500余公里。雨水排涝方面,以“自排为主,机排为辅”,机排区大部分雨水管渠就近接入内河,再通过泵站抽排至外河或长江,配套建有市政雨水主次管网7400余公里。
(二)设施管养机制。2017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管养体系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7〕164号),明确了“雨水设施全部属地管养,污水设施节点井以上属地管养,节点井以下市级管养”的原则,建立了排水设施分级管养体系。目前,南京水务集团具体承担主城污水管网及市管9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主城各区具体负责区域内雨水设施建设运行。主城以外江北新区及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排水设施均由属地负责。
二、建议事项推进情况
(一)污水处理效能逐年提升
“十四五”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坚持污水源头收集和末端提标扩能两手抓,系统性推进污水管网排查检测修复、污水厂站提标扩容改造工程,完成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江宁高桥污水厂、江北新区高新北污水厂等新建、扩建工程,到2022年底,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较“十三五”末,新增日处理能力47万吨,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总能力达348万吨以上。针对污水管网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生成项目开展专项整治,目前已完成管网整治123公里,预计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2021年,我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获省政府督察激励;2022年,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浓度约100.22mg/L,连续三年稳步提升。2022年,根据省攻坚办通报,我市污水处理满意度情况较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提升率为全省第一。
(二)行业监管手段逐步完善
一是管网监管方面,我局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考核办法》和《南京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采取明查、暗查、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区排水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按月开展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二是污水厂监管方面,我局根据《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标准》制定了《南京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考核办法》,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按季度对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三是数字化监管方面,通过智慧水务一期项目的建设,初步构建南京智慧水务“一网、一图、两中心、四平台、五+N应用”的总体架构,平台在整合水务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设智慧水务数据中心和应用支撑平台,推进水务调度、排水管理等事务向线上转变。
(三)污水处理节能降碳协同推进
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中,我局会同各区、各单位积极推动低碳改造技术应用,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改进处理工艺和优化运行管理,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以南京水务集团运营的9座污水厂为例,今年以来,9座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COD浓度237mg/L,平均进水BOD浓度112mg/L,相比2019年平均进水COD浓度提升了15%,平均进水BOD浓度提升了29%,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明显,也为污水处理厂降低碳源投加量赢得了有利条件。其中全市规模最大的江心洲污水处理厂2020-2022年碳源药耗分别为36.65g/m³、28.92g/m³、11.26g/m³,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他污水厂碳源投加量也随着进水浓度的提升逐年降低。此外,南京水务集团积极拓展污水处理厂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启动了江心洲、城东三期、桥北三个污水厂光伏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市管污水处理厂光伏建设全覆盖。
(四)污水再生利用途径不断开拓
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以及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要求,我局积极会同各区推进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再生水除了用于景观河道日常补水活水之外,还用于绿化和道路浇洒以及工业循环冷却水等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市再生水利用总量约57.77万吨/日,利用率23.09%。再生水用途开拓方面,浦口珠江污水厂通过与相关能源企业合作建设广鑫能源换热站,充分利用中水余热资源替代研创园内办公、数据中心、商业配套等建筑内传统分散式空调,有效减少传统能源供应中SO2、CO2排放量,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应。在此基础上,珠江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实施剩余6万吨/日的尾水进行提标改造,建成后将成为全市首个尾水全利用污水厂。
(五)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取得突破
为妥善处置通沟污泥,有效解决市域内通沟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开展了《南京市通沟污泥处置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工作,通过调研国内城市排水管道通沟污泥处置先进经验,整理国内外城市排水管道通沟污泥处置经典案例,对症下药,提出南京城市排水管道通沟污泥运输和处置的指导建议。在此基础上,南京水务集团按照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于今年年初完成了规模60吨/日通沟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目前项目已投产试运行,该设施的投运对于安全处置通沟污泥,保障管网设施和水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再提效。深入研究《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地标要求,指导各区、南京水务集团及有关单位,全面开展所属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查评估,整理形成问题清单并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在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过程中将继续推进低碳技术改造工作,加大对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加强对再生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污水处理能力再提高。结合区域污水处理增长现实需求,大力推进东阳、城东四期、江北五桥、国邦等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并综合考虑配套建设尾水利用设施。同时,加快完成江心洲至城南、城东至高桥、城北至铁北等污水厂间互联互通,以及江心洲污水系统二通道等污水主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系统应急调度能力,增强污水系统韧性。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水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水务局
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