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苏宇红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夜经济产业链, 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提案,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在改善消费条件上下足功夫方面
近年来,南京市推进消费新场景打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夜间消费供给水平。市商务局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推动江北新区金象城、秦淮区万象天地等21个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推进老门东、南京1912、百家湖1912等街区改造提升,全新打造银杏里、鱼龙巷、D9街区等6条商业街区。打造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秦淮夜肆等千个消费新场景,并评选特色消费场景160个,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市工信局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贯彻落实“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计划,印发《南京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修编)》,聚焦新型通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进国家(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3.02万个,实现主城区、重点园区和街镇连续覆盖。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和递归解析节点并通过验收,拥有二级节点13个,标识注册量435亿条,解析量222亿次,接入企业3.58万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7个,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2家,认定星级上云企业1026家。市文旅局加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积极推动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先后认定两批17家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夫子庙步行街被评为首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百家湖1912、南艺后街、银杏里等先后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实现商文旅资源有机联动、集约利用,融入演艺、电竞、动漫、体育、潮玩等元素,不断增强城市夜间消费吸引力。市城管局大力推进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加强夜间重点区域灯光亮化。通过对明城墙、玄武湖、秦淮河以及重点设施、交通通道的景观照明打造,建立“一江一河一湖两环多节点”的夜景照明立体构架,呈现出南京特有的“山水城林”特色风貌的繁华夜景,打造气势磅礴的城市夜景形象,为南京夜间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会同市文旅局、市工信局等部门持续推进消费场景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主题鲜明、业态丰富、影响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示范区,促进夜间消费持续繁荣。培育建设消费示范场景,着力推动商圈消费场景“出圈”,充分挖掘商圈内历史资源,活化利用老建筑、老故事,推动商圈与头部文化IP合作,通过多样化活动运营打造城市文化事件。聚焦夜之金陵、美学生活等方面,引入夜间集市、夜间沉浸演艺等项目,打造标志性城市灯光秀。引入咖啡、轻食等业态,设置商业外摆,打造网红打卡地。持续举办新街口美妆节、新街口国际生活节等主题活动,联动商圈载体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更多消费热点。加快构建并形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速农村区域千兆光网建设。认定更多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结合城市更新,打造焕新小西湖、金陵小城等载体,强化特色场景与艺术休闲元素整合,推动特色主题场景建设,打造“食在舌尖”等主题消费场景,涌现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夜游产品方面
近年来,南京市统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艺术MALL”、“商体融合”等消费生态,培育引入夜间集市、沉浸演艺、水舞声光等新型消费项目,丰富消费业态和内容。聚焦文化创意、电子竞技、文艺影视、旅游民宿、特色旅游、会奖旅游、夜间文旅、数字文旅八大文旅新兴业态,加快业态创新,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利用AR、VR、数字交互等新科技新技术新手段,支持德基美术馆推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推出《坛宫秘玺》、红山森林动物园《侏罗纪星球》、明孝陵明楼推出《明孝陵地宫VR探秘》等,给市民游客带来身临其境、可触可感的夜间消费新体验。聚焦商文旅融合创新,加快打造科举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内外秦淮河游船项目等一批“夜之金陵”品牌项目,推出“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精品消费路线。建设运营金陵小城燕集里、园博园、长江传奇等重点文旅项目,推进建设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燕子矶新城体育公园等一批体育消费载体建设,持续提升夜间消费供给能力。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会同市文旅局等部门围绕商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消费载体建设和夜间消费场景打造,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将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建设作为重点,积极开发引入夜间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休闲项目,注重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与参与性。推进24小时便民业态发展,满足夜间多元消费需求。积极运用5G、AR、VR等新技术、新媒介,打造更多特色性强、体验感足的沉浸式夜间消费体验项目。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挖掘夜间消费潜力。
三、推动景区和美丽乡村提质扩容,鼓励发展夜经济方面
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乡村夜间经济发展,围绕夜间乡村美食、乡村美景、乡村文化等内核,打造集乡村夜游、乡村夜购、乡村夜赏、乡村夜玩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盘活乡村旅游市场,促进乡村消费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开发乡村夜间经济项目,溧水区推出夜间赏梅项目,设置多个主题区域,吸引市民游客现场观赏。创新开展夜间采摘,“夜游+莓果采摘”模式带来乡村游新玩法、新体验。浦口区推动老山不老村精品民宿产业发展,推出乡村酒吧、轰趴团建等特色项目,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一房难求”。围绕农业节庆,通过开展夜间节庆活动等方式,推动乡村夜间经济发展。六合区金牛湖举办户外帐篷露营大会,推出草地酒馆、烟花篝火等趣味活动,组织特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市集,带动乡村产业良性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苏韵乡情•与宁乡约星空下”TOP10主题推广活动征集评选,开展两天一夜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推介,带动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点、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发展,每年推介线路30多条。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持续推进景区和美丽乡村提质扩容,加快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围绕夜间消费多元业态,充分挖掘“世界文学之都”资源,串联整合文学之都与旅游线路、文创开发、“一山两水一城墙”旅游要素,开发彰显文学之都气质的旅游项目。加强产业链上整合推广,支持培育一批特色消费场景、夜间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推广。继续挖掘各类夜间消费示范场景,有机整合各类夜间资源,发布一批具有南京特色的夜间消费游线。立足南京文化旅游特色资源,丰富夜游产品,推动景区、博物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组织夜间主题活动。开发优质景区演艺、音乐节、音乐会等产品,不仅满足南京市民,更吸引都市圈消费者和外地游客。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广南京夜间经济品牌场景和特色活动,开展夜间网红现场直播活动。定期推介南京夜间经济的热点、亮点,适时赴南京都市圈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开展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各地游客来宁。
四、深耕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南京地域特色的夜经济方面
近年来,市商务局会同市文旅局等部门以及各区着力打造“夜之金陵”品牌,加快培育打造多元化、本土化的夜间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项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促进活动,打造南京地域特色的夜经济。聚焦汽车后备箱文化经济,规范化办好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活动,打造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标志性活动,开展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全市巡回等活动,创新打造政企合作新典范,打造城市新型“烟火气”,将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打造成为南京夜间消费的又一张名片。围绕夜间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引进,打造《南京喜事》、《甘宅雅韵》、《金陵寻梦·夜瞻园》、《金陵幻夜·意境愚园》等沉浸式演出项目,推出明城墙《心印·中华门》、汤山矿坑《大地灯光秀》等大型实景灯光秀,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夜间消费盛宴。推动“秦淮夜肆”“六朝雅集”等常态化市集品牌化发展,积极推动运动主题业态与夜间消费融合,举办“夜之金陵·体育相伴”南京体育夜市系列活动,丰富夜市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感。聚焦夜间主题活动打造,支持开展“汉堡节”“啤酒节”“还有生活节”“咪豆音乐节”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举办“2023南京戏剧节”“南京森林音乐会”“咪豆音乐节”“烟遇园博园”等大型夜间文旅活动。培育场景多元化建设,推动和鼓励博物馆、图书馆、书店书吧、4A级以上景区等有关单位,延长夜间开放和运营时间,丰富场馆消费服务内容。打造中华门瓮城景区、夫子庙景区、玄武湖景区、南京眼、映虹桥、六朝博物馆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文旅局等部门以及各区深入打造“夜之金陵”品牌,借鉴国内外夜间经济繁荣城市经验,充分挖掘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文博场所、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元素,打造更多具有南京地域特色、契合城市人文典故的夜间演艺、沉浸体验等消费项目。持续组织开展文旅消费政府补贴演出剧目,支持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大华大戏院等大型演出场所,以及1913国民小剧场、梅花小剧场、紫麓雨花剧院等引入更多政府补贴剧目,为市民游客带来高品质的戏曲盛宴的同时,不断激发夜间消费活力,打造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夜间经济。
五、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方面
近年来,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强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商务部门加强宣传推广和场景应用,发布南京夜间消费攻略和宣传视频,加大南京夜间经济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南京消费发布”宣传矩阵,推介重点商圈、街区、景区等夜间市集等夜间主题促销活动,聚气引流,营造夜间消费氛围。开展夜间消费新场景评选,推选更多夜间标志性强、话题首位度高、创新引领力足的夜间消费新地标。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各大商业综合体、街区等举办夜间促销活动,提出在规划红线之内且不占用人行道的情况下,试点放宽商业外摆管制,试点设置夜市摊点外摆等,打造特色夜市,提升夜间消费环境,营造夜间良好消费氛围。同时,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做好夜间垃圾清运工作,保持城市街区、综合体周边干净整洁。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南京地铁集团等积极完善夜间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夜间出行便捷性,提升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目前,地铁线网中途径城区重点区域的线路主要为1、2、3、4号线,对应的末班车最晚发出时间23:27、23:00、23:10、23:00,主要线路运营服务时长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主要线路基本持平,地铁郊区线和主城区日常公交线路运营时间均超过21点以后。根据相关规定,“运营线路每天非运营时间内的设备设施检修施工预留时间不宜少于4小时”,若常态化延时运营,将会挤压夜间施工维护时间,对线路次日运营安全造成影响。此外,我市还拥有较为完善的夜间公交网络,共有夜间公交线路37条,基本覆盖市民夜间出行区域。针对重要夜间主题活动和节假日,及时延长部分线路运营服务时间,组织增开临时夜间公交线路、协调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好满足市民晚间出行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夜间经济的城市管理配套服务。稳步推进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加大夜间地铁运力配置、延长相关线路服务时间,加强夜间停车、夜间公交地铁出行、夜景亮化等配套服务保障。做好城市夜间市容管理和监督执法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督导巡查、做好垃圾分类,维护夜间城市环境秩序。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执法方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商务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商务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