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190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8 09:51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潘宁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能源工作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克服疫情反复冲击、极端高温天气等不利影响,全力推动能源安全保供、绿色低碳转型等任务,不断提升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已开展工作

    (一)大力推进光伏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开发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能源结构优化一是“以点带面”加强政策引领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通过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带头“宜建尽建”。2022年,高标准建成14个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分布式光伏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下一步全面推广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借鉴。二是“因地制宜”打造光伏示范区。结合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重点在工业园区、公共建筑等可利用屋顶面积充裕、电网接入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分布式光伏,鼓励居民和农户安装户用光伏。目前,六合区各类屋顶建设面积均达到阶段性试点要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达10万千瓦,屋顶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86.5万千瓦,2021年同期增加21.86%

    )统筹布局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据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特点及资源禀赋,新能源领域以打造新型电力装备(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为核心,融合发展光伏、风电产业,前瞻布局储能氢能产业,并推动产业间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一是全力建设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出台《南京市全力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智能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风光储一体化、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2680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二是支持新能源应用场景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出台《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增强服务业发展韧劲的若干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超过8万辆。三是发布《南京市加快发展储能与氢能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前瞻布局我市储能和氢能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三)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出台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南京市交通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南京市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宁交规范〔20221号),明确了新建及既有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流程及安装规范。南京市消防局出台全国首部《地下电动汽车库防火设计导则》,明确规定新建居民区规划配建停车位应100%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并按不低于规划配建停车位数的20%配建充电设施。二是提高充电桩接电效率。个人充电桩用户在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后,现场勘查认定用电报装申请符合条件的,供电公司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充电基础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工程施工,并完成装表接电工作,不得收取费用。涉及居民区整体改造施工的,可根据工程量适当延长施工周期,原则上不会超过30个工作日。三是全国首创开门接桩 充电无忧服务。针对新上小区、有固定产权车位的既有居住区、全无固定产权车位的老旧小区3种不同类型的小区以及工业园区、景区,打造量身定制的开门接桩配套实施方案,提前规划、统一实施充电桩配套设施安装,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120开门接桩 充电无忧小区建设。截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75519辆,建成充电站2531座,充电桩77238根,其中公共充电桩21548根、专用桩3684根、私人充电桩52006根。2022全年充电量4.8亿度电,充电设施车桩比为2.21,充电量和车桩比均全省排名第一。
        四)推动能源体系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制定出台《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的实施细则》,围绕氢能、储能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攻关、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强化创新协同,布局研发清洁煤电、先进储能等一批攻关任务,打造氢能等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2022年共安排经费2000万元支持19项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重点支持开展工业领域氢气燃烧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氢能动力关键技术集成及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示范等一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2022年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中,我市共立项18项,总经费达15390万元。制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南京高新区绿色发展的实施细则》,组织我市高新园区申报绿色发展创新项目,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三个领域共征集了一批绿色项目,按照专家评审和推荐结果,对已立项46个项目共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鼓励支持各园区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发展示范园区、绿色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碳中和示范园区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根据创建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极引导园区加快绿色创新发展。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做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围绕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推广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光伏+建筑等模式鼓励社区和家庭发展户用光伏鼓励发展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形式促进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就地消纳,削减电力尖峰负荷,节约优化配电网投资,推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对新型高效晶硅电池、建筑光伏一体化组件、风电装备等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三)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力度切实解决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题鼓励充电服务、物业服务等企业参与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开展停车位改造,直接办理报装接电手续。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精准定位、合理布局,力求提高建设数量的同时,提高设备运营效率政企协同推进《南京市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地下电动汽车库防火设计导则》等文件有效执行。

    我委将会同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市科技局、市交通集团、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继续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共同推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发改委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