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沈俊苗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一是重视课堂教学。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思政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上好红色教育课。如,雨花台区教育局制定《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小学红色教育实施指南》,将传承雨花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二是开展主题研究。组建15个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评定49个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打造南京“思政好声音”思政育人平台。在学校德育创新奖、德育渗透学科教学案例、中小学“四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例等各类评选,都将红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雨花台区于2021年和2022年承办全国红色教育高峰论坛,深入探讨红色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三是编用学习读本。市委党史办、市教育局、市文联联合编写《烙印——南京红色文化故事》(青少版)。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市教育局联合编写《传承——雨花英烈精神中学生读物》,这是全国首套走进中小学校园、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读物。
(二)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浸润体验作用。一是重视仪式教育。每年结合清明节、“9.30”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时间、事件节点,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第一课中开展红色教育。雨花台烈士陵园策划开展“周末敬礼人”活动,邀请百名小学生周末到雨花台向国旗敬礼,抖音单条视频最高阅读量达14.1万;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开启线上云祭扫。团市委引导少先队员以卢志英、孙津川等英雄模范为榜样,开展“争创英雄中队”活动,各中小学结合地域和学校实际命名英雄中队。二是深化主题阅读。每年举办一次南京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2023年,市教育局与雨花台烈士陵园联合举办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开展“雨花英烈,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团市委不断拓展“强国少年说”诵读学传活动的内涵和范围,引导少先队员用自己的“小眼睛”去观察社会、体验国情。三是丰富活动内涵。市教育局联合团市委开展“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系列活动、“讲红色故事 做强国少年”微视频大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团市委相继推出“学习向未来”“‘青年学习社’开讲啦!学习云接力”“青春礼赞新时代、青年追梦复兴路”等主题宣讲活动。市妇联在全省率先发布10家红色家风家教馆,开展红色家教家风宣讲进社区活动;征集家庭学习微感言创作,录制红色精品微党课,向家庭赠送党史学习书籍;举办“爱党爱国爱家 共建美好生活”百幅家庭书画作品巡展、“学党史 树家风”手抄报比赛、“寻百家幸福记忆 忆百年光辉岁月”全家福征集活动等。雨花台烈士陵园发起“红色文化看传承·穿越时空的对话”——当代团员青年给雨花台烈士回信征文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三)充分发挥红色研学实践的“第二课堂”作用。一是强化研学实践指导。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春(秋)游、夏(冬)令营、研学旅行等校外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编写《南京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手册》,指导开展红色研学。自2019年起,市教育局共认定四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27个,包括所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研学课程,包括红色文化类、自然教育类等,提供给全市学校参考学习和开展实践。2021年推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艰苦创业”“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印记”等五大主题十条精品线路,发布“四史”学习教育研学实践范例课程和基地各50个,包括雨花台烈士陵园及其红色研学课程《雨花英烈的艺术人生——“信仰课堂”馆校合作红色研学课程》等。团市委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红色李巷、南京长江大桥等红色地标,打造青年学习社及路线等团属学习阵地。二是开展红色研学实践。2021年,联合团市委以“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为主题,组建100支红领巾寻访小队走进红色资源点;联合市文旅局评选100位优秀“小小红色志愿讲解员”。2022年,与市发改委联合开展包括红色教育在内的五大主题研学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研学活动逾200场。团市委、市少工委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红领巾学习小队”,组织少先队员前往红色地标实地寻访。三是推动馆校深度合作。雨花台区教育局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无疫情时,高中入团仪式均安排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雨花台烈士陵园主动与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合作,创新开发“闪光的人生”雨花英烈主题社教课程;与南京市盲人学校、南京市建宁中学等学校合作,用红色课程激励特教青少年学生勇毅前行。
(四)充分发挥多维平台的融合宣教作用。一是研发场馆社教课程。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结合自身特色,分别推出“梅园云课堂”和“我身边的那抹红”“千帆传佳话 云端叙渡江”等系列社教课程。雨花台烈士陵园分龄分众实施千余场线上线下课程,包括面向中小学生的课程《雨花英烈的艺术人生》《雨花英烈的诗词人生》、面向志愿者的课程《小雨滴红色课堂》、面向大学生的课程《碧血丹心雨花魂》《雨花英烈革命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雨花英烈大讲堂》等;创新开发《纪念馆里的党史故事》系列专题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刺绣课、辩论赛、剧本杀、读书沙龙等内容,采用“艺术+活动”形式,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00万。二是拓宽网络宣传教育渠道。市委网信办通过“南京发布”新媒体矩阵、市属网络媒体矩阵等,推送《一心向党健康成长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新媒体产品,组织网评员撰写《“云端对话”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等评论文章,联动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重点央媒及新媒体平台,推荐转发《南京掀起青少年学习党史热潮》等新媒体稿件;持续打造“南京少年young”活动品牌,指导“宁听”城市云空间开展《少年新“声”代》《童声说梦想》《青春正当时》等聚焦青少年群体的主题网络宣传活动;开展“学习向未来”融媒主播说活动,通过青年融媒体工作者参与网上理论宣讲。团市委开展“心向党 正青春”融媒体报道行动,深入挖掘南京团史、青运史资源,其中《65年前手抄报里的“青春之歌”》在共青团中央五四主题网络直播活动中播出;开展“喜迎二十大 红领巾永远跟党走”系列融媒行动、“我是红领巾领读人”网络征集活动;市少工委制作的《“桥”见新时代》寻访视频在全国少工委“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六一主题云队课推出。雨花台烈士陵园充分利用“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平台,开设“红色播报”“红色基地”“红色记忆”“红色精品”“红色智库”五个一级栏目,宣传南京红色文化。《丁香花》发布之际,红色在线作为网络首发平台,开设专题进行宣传推广;在“中国雨花台”微信公众号推出短视频《南京红色100》、VR网上纪念馆、“云上文物”等红色产品;邀请黄品沅老师拍摄百集短视频,上线自媒体抖音平台,讲述雨花英烈事迹;在喜马拉雅APP上线《雨花英烈的诗词人生》《党史中的雨花英烈故事》《童声说英烈》《厉害了我的主人》和广播剧《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等红色音频作品。三是搭设多维宣传展示平台。南京市博物总馆运用多样的多媒体数字展览展示手段,如虚拟讲解员、云展览等,将红色故事、英雄人物立体化、生动化,提供身临其境的红色沉浸式体验。团市委联合市档案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市博物总馆等有关单位,线上线下结合推出“青春壮歌——中国青年运动中的雨花英烈”“心向党 正青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京史料展”专题展览。团市委推出《我是红色珍档领读人》系列音频产品。雨花台烈士陵园主动加强与国家级、省级等主流媒体合作,在央视上线的文化类综艺栏目《信·中国》,由吴俊凯、张艺兴等朗读雨花英烈家书,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联合《新华日报》连续推出30期缅怀雨花英烈征文专栏,共收到近40所中小学征文投稿3000余篇;《新闻联播》、央视特别节目《人民不会忘记》多次报道雨花台。雨花英烈事迹宣讲团开展“沉浸式宣讲课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的“六进”工作,用“宣讲+艺术”形式展现雨花英烈的革命历程。
(五)充分发挥红色文艺作品的感召引领作用。市委宣传部推动江苏省园博园《百年石光》崖壁沉浸式演出。市文旅局打造首座城市红色剧场雨花剧院,在剧院长期驻场演出江苏省小剧场精品剧目——大型浸没式红色戏剧《代号1921》,从2022年3月首演至2023年5月,共演出超80场,观看人数近2万人。雨花台烈士陵园面向青少年策划推出红色动画电视剧《丁香花》,以数字动画、手绘技术等创新形式讲述雨花英烈丁香的革命故事,第一季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季度推荐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目前正积极推进第二季创作;推出五集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展现当代青年对雨花英烈故事的继承和弘扬;创作微电影《穿越百年的一滴雨》,以情景再现的手法“穿越”百年与年轻的雨花英烈相见;创作短视频《永远的青年》,激发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坚定信念;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创作出版全国首部展现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雨花台》;打造三部雨花英烈纪录片《绝笔》(第二季)、《雨花台家书》《北平五烈士》,先后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累计观看人次过亿。雨花台烈士陵园推出的原创历史话剧《雨花台》于2015年9月首演,多次在北京上演,线下累计演出150余场;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先后在江苏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奏响;现代越剧《丁香》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演出超百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话剧《长明》成功入选首届全国小剧场“紫金杯”优秀展演剧目之一。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市委宣传部将改版优化红色浸没式戏剧《代号1921》,进一步拓展传统红色教育模式;已将《丁香花》(第二季)申报省委宣传部组织的2023年度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项目,努力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市教育局将进一步用好《烙印——南京红色文化故事》《传承——雨花英烈精神小学生读物》《传承——雨花英烈精神中学生读物》三本红色教育读本,结合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推动红色故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课后服务、进主题活动;进一步利用金陵微校和“宁育家”APP在线平台,通过红色文化微课、红色文化场馆全场景云研学等方式,打造红色教育“云课堂”,开展线上宣传和教育,与课内教育形成有益补充。市妇联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发挥纳入全市“梧桐论语”理论宣讲联盟的南京市红色巾帼志愿宣讲团的作用,加大对家庭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的宣传宣讲力度。雨花台烈士陵园将策划推出沉浸式舞台剧《雨花英烈邓中夏》《我是谢纬棨!》、红色动画片《雨花英烈罗登贤》《雨花台——信仰的力量》系列歌曲高校比赛展演等活动;在雨花剧院等各大剧院场所常态化演出以《代号1921》为代表的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主题优秀艺术作品,高质量实现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深耕中国红色音乐文化,创作一批传唱广泛、深远影响的红色音乐作品,不断提升雨花台红色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