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6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南京核心示范区建设中 展现作为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8 00:00 来源:南京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张伟良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南京核心示范区建设中 展现作为的建议收悉。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和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自觉扛起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多作贡献的重要使命,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审视和把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功能价值,努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和长江流域璀璨明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长江沿线视察调研,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把脉定向。今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万里长江入苏第一站,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首先提出地的政治责任,以更高政治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成立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资源局共同组建工作专班,有力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一是谋篇布局进一步优化。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在委托专家团队制定《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前期研究》基础上,与省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多轮沟通对接,初步编制任务书,明确建设保护规划思路和框架。以97公里沿江岸线为轴,系统梳理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重要革命文物、文博场馆、工业遗存、湿地公园等长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初步构建“多点串线、空间呼应、功能互补、内容丰富”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市规划资源局组织编制完成《南京魅力滨江2035》和九大滨江公园设计方案,将南京长江二桥至三桥之间的35公里范围作为我市滨江规划建设的核心地段,完成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和燕子矶老街一般历史地段保护图则成果,开展六合区长江三组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二是学理研究进一步深入。依托省、市社科基金等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研究,深化在长江文化文明溯源、保护传承、时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阐释。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活动,2022年11月14日,以“深研长江文化 赓续千年文脉”为主题开展“长江文化研讨活动暨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与国家级智库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成立新型智库——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担任院长,市社科院文化发展研究所、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省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文化”专项课题负责人等组建研究团队,打造成涵盖历史、人文、生态等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平台,深化长江文明溯源、保护传承、时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推出“长江文化产业带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长江文化为主轴构建省域文化共同体”等一批阶段性成果,依托新华社重点社办报刊、新媒体平台以及《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学研究》《资政专报》《南京智库成果专报》等平台对长江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三是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重点打造长江文化博物馆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作为我省推荐的7个项目之首,已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专家评审和部门联审。南京长江大桥等8个核心展示园、绿水湾-桥北等3个集中展示带、南京人化石地点等22个特色展示点、明故宫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等11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数量均为全省最多。围绕南京段整体功能规划,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和特色展示点。深化龙江船厂、南朝石刻等文物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实施浦口火车站、下关大马路等片区有机更新。推动长江大桥及周边、幕燕滨江风貌区等沿江节点地区整体品质提升。优化渡江胜利纪念馆和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展示效果。推动永利铔厂旧址、金陵造船厂保护利用更新,南钢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配合省有关单位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平台江苏南京示范平台。鼓楼区打造荣华码头江豚雕塑群、“下关往事”搪瓷版画、“下关记忆”铜浮雕、下关火车主题园等全新景观节点。栖霞区打造欢乐谷鲸灵潮玩节、五马渡后备箱文化市集等107处新消费场景,引进74家品牌首店。开展新尧片区、栖霞古镇等20个片区控规调整。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浦口区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长江线”,打造的东龙山郊野公园、驷马河公园,让“十里造船带”蝶变“春江十里风光带”。四是交流传播进一步拓展。与市有关部门共同赴武汉等地学习交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经验。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等国际组织合作,策划长江文化国际交流活动。开展长江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和展示展演,举办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从秦淮河到扬子江”长江南京段文物特展、长江潮音乐节、长江民乐汇等。以“数字南京 长江明珠”为主题策划深圳文博会南京展区及相关活动。用好“极美南京·夜之金陵”等文旅品牌,不断提升南京长江文化影响力。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南京和平论坛、中国南京周等对外交流平台,持续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拓展友好城市交流。建邺区举办“江潮之夜 FUN肆一夏”城市生活季主题活动、“长江音浪 yeah”音乐节活动,打造以“长江文化”“江豚保护”为主题的3D文化墙,组织开展“2023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

    张伟良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完善工作思路举措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意义,我们认真研究,全盘吸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践行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在全国全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扛起使命担当,作出南京贡献。针对相关建议提出以下工作打算:

    关于“系统谋划,分层分类实施,推进全域资源融合发展”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编制实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坚持“点线面”结合,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合理划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和特色展示点,以幕燕风光带、下关大马路、浦口火车站、鱼嘴为关键“点”,以南京长江段97公里城市江岸,八卦洲大桥至大胜关大桥30公里核心展示带打造中心“线”,以全市各板块建设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产业融合的工作“面”,建邺、江北新区打造滨江文旅融合功能区,幕燕风光带建设自然山水主题展示功能区,新济洲湿地公园打造生态管控保护功能区,鼓楼滨江、浦口塑造近现代和红色资源功能区,栖霞布局工业遗存传统利用功能区,加快构建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关于“针对围绕核心资源,跨江互联互动,打造文化公园闪亮名片”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南京长江大桥片区集中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核心展示园,推动南京长江大桥及周边片区成为南京城市的靓丽文化名片。重点围绕南京长江大桥、浦口火车站、大桥公园、大马路、阅江楼、宝船遗址公园、江豚观赏地、中山码头、渡江胜利纪念馆等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桥梁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城市文化、生态文化等,深入阐释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生动展现大桥两岸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迁和当下两岸联动发展的现实景象。江北扬子江生态公园和下关滨江区域以南京长江大桥和浦口码头—中山码头为纽带,以同名的“大马路”和轮渡桥码头为链接,以浦口火车站、下关电厂等文保建筑为特色跨江联动,统筹谋划片区功能定位,强化跨江城市发展轴。同时,为响应南京一江两岸、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空间形态,科学管控滨江天际线,打造开阔舒展的长江滨水观景平台,塑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最美天际线。联动江南江北,打造跨江旅游休闲新线路。

    关于“项目引领,精心塑造品牌,深挖文旅融合发展空间”的建议,下一步,将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长江文化精品工程。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积极争取长江文化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力争纳入国家规划和重点项目库。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苏段)建设,建好南京示范平台。加强与省、市规划沟通对接,争取更多文化元素和重大项目。推进“1+10”项目体系建设,“1”即长江文化博物馆标志性项目;“10”即积极推进越城遗址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六朝石刻保护和展示、明故宫遗址保护与展示及明外郭遗址绿色廊道、海丝文化展示片区、下关和浦口近代文化保护展示片区、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渡江胜利纪念馆及长江大桥展示园、世界文学之都数字展示平台、新济洲和八卦洲生态保护示范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建筑等保护修复,建设秦淮新河入江口慢行桥、栖霞古镇、建邺区艺术博物馆群等特色项目,推进南钢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开展新济洲和八卦洲生态保护示范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幕府山——燕子矶、栖霞山等环境风貌保护区建设,持续开展三桥湿地、绿水湾、龙袍湿地等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建设,优化滨江地区整体功能布局,塑造滨江标志性景观节点,打造亲近自然的绿色人文空间,更好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实图景。

    关于“科学管控,突出风貌生态,展现最美长江天际风景”的建议,下一步,将在滨江资源特色集中、交通条件便利、滨江景观风貌较好,并已有一定环境基础和腹地发展空间的公共空间中,选择河西鱼嘴、欢乐滨江、绿博园、宝船遗址公园、下关滨江商务区、上元门、幕燕风貌区、江北新区定山、绿水湾等重要节点作为城市滨江公园进行升级打造。通过滨江岸线风貌塑造,进一步凸显南京滨江岸线的魅力与特色,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鼓楼区将充分利用滨水地区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景观节点,年内完成长江岸线三汊河入江口生态修复、鼓楼滨江风光带江豚观测点项目、滨江岸线船运大队段贯通及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滨水文化功能带,形成文化新地标。加快推进南京中央北路滨江风光带观江平台项目、滨江风光带大桥公园段二级驿站(“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建设进度,以点带面拉动滨江空间品质提升。建邺区将依托江畔灯塔、白鹭水杉林、大江侧粉黛花田等网红点,打造5—6个小而美、新而特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1—2个高颜值网红目的地,融入滨江风光展示、智慧休闲运动等功能,推进空间涉旅化提升,加强长江主题文化氛围营造。

    南京市委宣传部

    2023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