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孔静婷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农村型社区留守妇女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建议收悉。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说明
通过电商助农拓展留守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新路径。
市妇联及时与各协办单位联系,共同研究办理建议。各承办单位根据建议内容,结合本单位工作,提出协办意见。5月30日,市妇联邀请代表采取座谈、走访等形式参与建议办理,建议人表示对妇联、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工作比较了解、比较满意,暂不需要。
在与建议人的多次沟通中,听取到建议人对通过电商助农来拓展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新路径的建议,市妇联认真匹配需求,主动对接市商务局,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并建立起建议人与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之间的沟通渠道。办理过程中,市商务局电商处介绍了现阶段全市农村电商工作的开展情况,邀请建议人参加7月底举办的服务商洛企业家的电商培训班,同时邀请建议人参加下半年举办的各类线下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电商人才高级能力提升班,为建议人打通电商助农的基础环节,以培育领头雁、带领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方式,实现女性赋能增值、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市妇联在办理中与建议人积极协商解决方案,及时汇报办理进度,认真听取办理建议,为建议人提供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得到建议人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引领筑牢农村妇女思想防线
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妇女群众中落地生根,达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成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政策、展风采、庆丰收、树新风。市妇联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 学习二十大 芳华绽金陵”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学好用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感悟领袖家国情怀、凝聚巾帼奋进力量。市民政局立足覆盖全市的社会工作服务站,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各类关爱活动,激发融入社会的热情,建立互帮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助力乡村振兴。
(二)参与治理构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出农村妇女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农村妇女主体机制,激发其智慧和才能,打造绿色小院、议事小院、环保小院等特色庭院,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韵”的良好局面,先后共发动3000支村级巾帼志愿清洁队、庭院环境监督队等,走家入户、宣讲指导,带领农村妇女开展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推动建立妇女集体资产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加大女性在集体经济中的话语权,积极推行妇女议事制度,引领农村妇女投身基层社区治理实践。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出“宁姐137空中课堂”,开展“文明家风我传承”行动,寻找“最美家庭”,以好的家风浸润文明的乡风民风。扎实推进省、市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开展“宁姐暖心”专项行动,深化“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为困难家庭提供贴心、暖心、优质服务,不断增强农村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阵地建设打牢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基础
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双阵地的方式,上下联动、共同发力,为留守妇女打牢就业创业的基础。在线上:市人社局立足职能,充分运用大数据,通过“我的南京”、微信小程序等开展对接问需,广泛收集农村劳动力包括留守妇女的就业愿望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苏心聘”小程序、“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求职招聘服务,按月定期发布全市招聘活动计划,第一时间推送相关就业信息,方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就便择业。在线下:市妇联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组织,鼓励、发动农村妇女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坚持“屋里院外整洁美、健康生活日子美、文明新风处处美、乡村环境更优美”的“四美”标准,已累计建成各级美丽庭院10万余个,为农村妇女营造家门口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全市重点建设“宁姐月嫂”家政服务社区工作站,在常态化开展“三找”服务的基础上,强化就业促进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增收。市农业农村局以已建设并认定的54家市级及以上高素质农民培训田间学校为培训阵地,搭建300名专家的市级培训师资库,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农村妇女提供多元化技术培训。市人社局积极探索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截至2023年一季度,已建成1个省市区共建示范性零工市场、6个区级零工市场、18个街道级零工驿站、2个社区级零工小屋,总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正在创建的50家“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均可提供通过“就近办”“家门口办”的就业服务,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援助。
(四)重点培养打造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人才
自2021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立足资源、用足政策,会同市人才办印发《关于实施“智汇三农”人才工程打造农业农村人才集聚高地的意见》,实施青年大学生“新农人”学费补助,将补助政策纳入紫金山英才菁英计划,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补助303名在宁青年大学生,其中女性138名,人均补贴超2万元;组织开展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育,目前已遴选36名农村妇女参加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育工作,配套安排服务专家做好“一对一”常态化跟踪服务,积极培养农业农村引领性人才队伍。近年来,市妇联组织农村致富女带头人、返乡入乡巾帼新农人、巾帼科技助农服务人才等参加宁姐田间大课堂、全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领头雁培训班,开展经营管理实用技术、创业创新等方面培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培训赋能增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就业创业培训普惠化。市人社局长期坚持为在宁高校学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23年公布的《南京市2023年第一批(次)就业创业补贴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清单的通知》(宁人社函〔2023〕30号),有63家民办培训机构及在宁高校、技工院校的168个工种纳入政策补贴项目清单。培训项目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创办你的企业、认知症照护、母婴护理、健康膳食制作等。加强线上培训平台和资源建设,在南京职业培训e起学公益培训平台上线政策解读、职业指导、创业培训、新就业形态相关技能培训等视频课程60余门,视频资源400余个,帮助劳动者便捷参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通过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融合推进,可有效拓展农村妇女的就业选择,增强其择业能力,并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就业创业培训聚焦化。市妇联、人社局开展“宁姐月嫂”技能培训,聚焦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中的妇女,以促进就业、提高岗位素养和技能为导向,开发“宁姐月嫂”专属课程,持续开展“宁姐月嫂”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母婴护理等多种技能,促进上岗就业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村妇女4000余名,多方位、多渠道对接就业岗位超千个。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培育女性高素质农民,依托在宁涉农科研院校,遴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带头人,开展女性人才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生产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开展高素质女性农民培训超2000人次;聚焦在宁大学生,联合金科院,依据学生发展需求,每年至少举办1期创业就业培训班,对500名即将毕业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
相关单位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全面实施,采纳人大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的素质提升。
市妇联、市商务局将持续关注,调动各类电商助农资源,为拓展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的路径不断发力,助力实现“培育农村型社区留守妇女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建议”。市民政局将充分用好社会工作站阵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市农业农村局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的素质提升培训,多措并举,努力培育一支女性高素质农民队伍。市人社局将对接市妇联、残联、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依托各家资源,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就业政策宣讲、求职招聘、技能培训等服务,切实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增收致富。
南京市妇联
2023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