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0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将各级劳模纳入C类人才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31 00:00 来源: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焦勇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将各级劳模纳入C类人才管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努力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一、项目引才,加大各类劳模支持力度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南京比较优势,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集聚急需紧缺人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聚焦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全面承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引才任务,广泛发动海外高端人才来宁发展。依托省;双创计划;;333工程;,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2021年起,推出并实施市级人才工程紫金山英才计划,开展紫金山英才高峰、高层次创新创业、创新型企业家、中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聚焦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牵头组建一批人才攻关联合体。三是大力支持各级劳模。各级劳模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其中不乏人才工程入选者。以全国劳动模范及全国先进工作者为例,依据市总工会最新名单,经认真梳理摸排,全国劳模130人中,共入选省;333工程;9人,其中一层次1人、二层次4人、三层次4人,享受相应人才津贴和项目资助。

    二、政策留才,保障各类劳模安居安业

    将人才安居作为推动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重点工作,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资源、多方联动,搭建以人才安居办法为核心的;1+N;制度体系,服务保障各类人才在宁居住需求。一是印发人才安居系列文件。2017年,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宁创新创业,解决人才住房困难,南京市印发《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市人社局同步发布《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房住房办法》等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二是持续修订优化人才安居目录。目录中将人才划分为A—F六类,以方便人才对照申请,为各层次人才精准提供差异化人才安居服务。2020年,结合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市人社局对适用对象目录进行修订,包括取消部分人才认定奖项年限要求,扩大地标产业、乡土、体育等人才扶持范围等三是各级劳模认定情况。各级劳模多为各学科、各行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可直接对照目录中的相应人才类别,例如:省;333工程;一层次为B类人才,省;333工程;二层次、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为C类人才,省;333工程;三层次、江苏省技术能手为D类人才。根据安居办法,B类人才可以享受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C类人才可以享受最高170万元购房补贴、D类人才可以享受最高3600/月租房补贴。此外,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非共识人才;举荐,破除;;取人、论资排辈倾向,已举荐产生137高层次人才为劳模等人才进一步拓宽了认定渠道。

    三、服务惠才,做优各类劳模发展生态

    面向高层次人才生活、事业、环境需求,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品质,形成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新优势。一是解决人才;关键小事;成立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按年度专项编制人才子女教育服务计划,分层分类做好人才子女入学保障工作。综合运用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及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等方式,为青年大学生、科技研发等各类人才提供安居保障,截止2022年,累计筹建人才安居房13.5万套,惠及超过37万名人才。全市可售的商品住房均对人才优先供应,每批次供应房源为本次申请上市销售量的20%—30%二是打造人才服务品牌。推出全市人才工作宣传口号;有宁才更好;立人才服务品牌矩阵,紫金山英才卡面向A-E类、G类、Q类人才提供1840项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便捷化人才服务体系,累计发卡4318人,我市;12345;人才热线专席,受理各类人才类诉求3886件,工单办理综合满意率99.94%三是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一周年为契机,将518日确定为;南京人才日;,举办青年人才嘉年华、人才巴士直播间、;青柠实践;高校行等系列特色活动,指导各区举办12场分场活动。结合全市人才工作时序重点,分别举办;宁青驿站;启动仪式、千名博士全球招引、留交会等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每季有大活动的良好格局,浓厚尊才爱才敬才氛围。

    当前,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正围绕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创建,研究起草《以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您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人才工作实际,为各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

    一是提档人才计划项目。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南京发展需要,紧扣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对标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优化紫金山英才计划,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主力军。面向劳模相对集中的拔尖人才、工程人才、产业人才,实施中青年拔尖人才树培工程、卓越工程师培育工程研究制定重点产业人才集聚专项文件,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通过培养期内给予津贴补助、设置专项奖励、推动首试首购首用落地等方式,大力支持各级劳模在产业强市建设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二是提优人才分类目录。会同市人社局、市房产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持续修订完善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数字化档案。在修订下一版目录时,将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纳入考虑,针对国家、省(部)、市三个不同等次的劳模对象,比照相关条件,研究确定相对应的人才等次,直接享受相关人才项目扶持和各方面服务优待。聚焦创新型产业集群,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在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上下功夫,推动建立市场认可、薪酬评价、举荐认定等市场化评价机制,充分释放各级劳模潜力动能。

    三是提质人才服务保障。围绕创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重大任务,聚焦人才事业发展和生活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好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营造近悦远来、富有竞争力的人才生态。持续加强人才安居支持,面向重点人才群体不同需求,分类提供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安居服务。用好市区两级人才子女入学联席会议机制,解决好高校院所、重点医院、国防科工单位和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需求。推动紫金山英才卡持续提档升级,加强;人才码;建设,健全人才数据库,提供集成服务、及时服务、跟踪服务。持续办好人才品牌活动,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强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

    再次感谢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

    2023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