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薛辉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扶持直播电商产业发展,推动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直播电商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全力培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直播电商促进消费的效能,推动直播电商健康有序发展。2022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实现658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我市企业在淘宝、京东、苏宁、抖音等平台上累计直播场次54.9万场,累计观看人数50.3亿人次,累计商品上架次数2035.1万件次,实现直播网络零售额317.5亿元。2023年1-4月,全市网络零售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我市企业在淘宝、京东、苏宁、抖音等平台上累计直播场次达13.4万场,直播商品销量累计达5080.8万件,直播商品销售额达71亿元。相关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部门合力推动直播电商有序发展。目前我市已形成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等多部门分工联动的监管体系,开展直播电商行业监管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本地直播电商的自媒体账号摸排工作,逐步掌握直播电商底数信息,为加强直播电商自媒体账号管理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对从事直播电商的自媒体账号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扩大建强志愿者队伍,在线开展广泛巡查、观察与阅评,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网络信息内容。三是贯彻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关要求,统筹协调市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依法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为我市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四是市市场监管局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对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积极打造宽松、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紧扣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加大对相关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重点对直播营销中的广告行为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五是市税务局综合运用纳税人学堂、征纳互动平台、新媒体等渠道矩阵,加大直播电商依法纳税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纳税信用等级等制度,着力防范税收风险。
二是多措并举浓厚直播电商发展氛围。全市各级商务部门抢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契机,深入开展各类直播电商促消费活动。结合省;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南京国际消费节、江苏直播电商节等重大促消费节点,组织我市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直播电商文化节等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活动。去年以来,市商务局先后举办城市美好生活创作者大会、江苏电商大会、产业互联网博览会、南京直播电商文化节等活动,把握直播电商领域变革发展规律,汇聚行业内优秀平台企业和知名主播,积极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直播电商平台生态圈;牵头出台;冬日暖心;小店计划,联合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为448家小店开展500场直播推广,帮助全市19万家批零住餐行业小店聚气引流;与头部平台开展城市级合作,在抖音开启全国首场政务号本地生活直播,与小红书合办;南京品牌增长沙龙;、向都市圈1000家商户进行流量、营销扶持。
三是积极推进直播电商新载体建设。深入结合南京消费市场特点,从企业引导扶持、产业孵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直播电商新平台。一是支持直播电商平台集聚建设。2021年以来,市商务局出台了支持直播基地、直播机构发展的市级试点政策,评选确定了22家单位为市级重点培育直播电商基地,33家单位为市级重点培育直播电商机构,通过行业标杆的示范引领,推动全市直播电商平台、MCN 机构和直播电商基地快速、合规发展。二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新电商产业学院,实现高校学生培养与直播实践应用双向赋能,将教学活动搬进企业直播间,不仅为行业提供实操人才和技术服务,还丰沃新电商产业孵化发展的土壤。三是成立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市商务局牵头整合平台规划、创新创业、产融合作等领域顶级资源,吸纳汇通达、孩子王等重点电商企业及高等院校和第三方智库等,打造了开放共享的直播电商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四是常态化开展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等部门与阿里巴巴、抖音、小红书等各大平台保持长期深度合作,依托各平台师资和流量优势,在我市持续开展各类普及型、实用型培训,提升直播电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去年以来,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30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播电商能力提升培训,参与培训品牌企业、本地商户超2000家次。市商务局还紧贴本地直播电商人才紧缺的痛点,统筹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资源,搭建校企、行业协会直播电商人才联盟,在联盟组织的两场政校企合作进校园2022双向招聘会上,40多家电商企业,提供了280多个带货主播、供应链维护等直播电商相关岗位,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的应届毕业生超过20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直播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能级、政策环境与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发展能级和行业吸引力偏低。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我市直播电商对全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够强,龙头企业较为缺乏,企业规模、行业影响力距离发达地区有不小差距。同时,由于直播电商与互联网发展氛围、产业支持政策、供应链体系完备程度等有强关联度,加之近年来其他城市加大招引扶持相关企业工作力度,我市直播电商企业外流压力大。
二是直播电商用户体验有待改进。直播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监管、售后服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从2022年对直播电商等平台销售的电子电器、日用纺织、轻工产品抽查情况看,平均问题产品发现率为11.6%。在直播带货过程中,部分MCN机构和主播通过虚构流量来营造直播间人气火爆情景,直播结束后再陆续退款退货,以此来获取商家相关费用,侵害了商家的合法利益,拉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三是从业人员能力需持续性提升。人人皆可直播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人员从事直播带货,但是带货主播要在直播中获得商机,有效推荐售卖产品,必须接受系统的岗位培训,需要良好的产品鉴别能力和专业的运营团队支撑。目前专业直播电商培育孵化机构还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还需要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各相关部门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共同抓好直播电商健康发展,不断推动我市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
一要提升联合监管效能,打造宽严相济的发展环境。一是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禁止或者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情形外,市场监管部门将对直播电商企业给予合理的;预警观察期;,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专项检查外,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在;预警观察期;内实行;无事不扰;。指导直播电商主体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快速识别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主要风险点,对经营风险点实现自我优化、自我监督、自我堵漏。二是加大直播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铁拳;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直播电商行业假冒专利和侵犯商标权等违法行为。积极推进直播电商行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调解机构、保护联盟、保护实践基地等保护载体建设,完善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核心、13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13个商业秘密维权联系点、若干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基地和保护联盟为支撑的;1+13+13+N;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新型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体系。三是积极开展网络直播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鼓励直播电商企业积极参创,提高参创的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直播电商示范主体,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力促直播电商健康发展。
二要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壮大直播电商的市场主体。一是以电商示范企业创建为抓手,在平台电商、社区团购、直播电商、元宇宙等新赛道、新领域,培育市级重点电商企业30家以上。二是继续开展市级重点直播电商基地、机构评选认定工作,鼓励直播电商企业积极运用AIGC等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创新,助力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场景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三是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引进国内知名MCN机构落地南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大力培育本地优质MCN机构,支持MCN机构聚焦专业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实现与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等内容媒体头部平台的线上线下紧密合作,提升本地专业内容生产、KOC\KOL孵化等内容服务型企业能力,培育一批高水准PGC团队。
三要着力推动直播电商新场景应用,提升用户体验。一是以我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推动直播电商企业与大型商场、专业市场、特色街区、文旅景点、美丽乡村等合作,构建特色直播主题场景,举办直播探店、田园直播、话题引流等活动,推动文商旅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是强化信息消费品牌创建和产品推广,开展江苏省信息消费品牌创建和《江苏省信息消费重点领域优秀产品推广目录》申报工作,加强对南京直播电商品牌培育支持,加大对直播经济领域优秀产品推广力度。三是打造信息消费优质应用场景。加强面向;直播带货;优质应用场景项目跟踪培育,举办;宁创新品;系列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创新应用场景搭建为直播经济领域创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机遇。
四要继续强化电商人才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围绕直播电商等数字经济新业态,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谋划举办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培训班、电子商务领军人才培训班等4场以上电商人才能力提升活动。组织全市商务系统、重点直播电商企业赴杭州、上海等地调研学习,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浓厚直播电商发展氛围。在全市各大高校持续推进网络营销师培训与认证工作,力争全年培养持证电子商务师1500人以上,进一步壮大我市;专业素养强、创新活力强、合规意识强;的新时代直播电商青年人才队伍。深度指导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直播电商大赛活动,以赛促训提升直播电商从业人员水平。
南京市商务局
2023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