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18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强区域算力资源统筹、加快算网融合主导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31 00:00 来源: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谢生勃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区域算力资源统筹、加快算网融合主导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为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促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凸显南京在未来网络、算力调度等方面的创新优势,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区域算力资源融合、开展城市算力调度技术研发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领跑长三角。按照国家有关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布局要求,南京市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落地,大力发展并保持数字基础设施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5G网络全覆盖,建设先进的IPv6网络设施体系,布局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大数据汇集、应用、运营中心。

    二是算力调度资源中枢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南京市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积极推动与中科院有关院所合作,先后引进计算所、软件所、过程所、巴斯德所、工程热物理所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牵头的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南京麒麟科技城总投资约35亿元,已纳入江苏省和南京市相关规划重点平台项目该项目自主研发的联邦云具备了对国家计算机网络和26个分布在全国的信息安全管理数据中心协同化管理和一体化调度的能力,已开展南京、北京跨域算力调度试验;并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支持下,与贵阳、中卫等;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以及金山云、曙光云等达成合作协议,为支撑;国家算力网络;调度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是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放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该项目是全国信息通信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进入竣工和验收阶段,可为算力调度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传输通道。在国家发改委的全力指导下,项目已经完成了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创新试验,率先突破了大规模确定性广域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构建了覆盖北京、南京、上海等13个城市核心节点的大规模试验网,首次成功试验了跨2000公里以上传输距离、小于30微秒级的时延抖动精确控制;20216月,研发并开通;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多云交换平台;,是国内首个泛边界异构多云交换平台,实现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亚马逊云等各大公有云互通,支持;一点接入,多云互联;,有效解决消除云孤岛问题;发布全球首个骨干网级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适配性,引领;白盒网络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等。截至目前,除海南、新疆和西藏等偏远地区外,CENI光传输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初步具备了大规模、跨广域、超高速、低时延、确定性的对外试验和定制服务能力。目前正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拟开展一系列数据安全传输、算力安全实时调度、算网安全按需定制典型应用示范。

    四是搭建公性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发展。我市支持建设的南京先进计算中心达到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正在规划二期建设,通过云服务形式在生物基因、气象、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算力服务。南京智算中心获批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第一方阵,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10,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已涵盖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领域,集聚了华为、硅基智能、寒武纪、极智嘉等4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汇聚了姚期智、张钹、陆奇、周志华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创新研究院,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涉及建议具体内容

    您在建议中提出;建议政府加强对算力资源的统一管理;的具体建议,现答复如下:

    1、关于;将区域内已有中大型算力中心建档立册,最大化组织起所有愿意共享的大/小数据中心的各类算力资源,通过算力调度网络,分类构建通用、异构算力图谱;,我市将坚持政府前瞻性部署,市场化牵引驱动,计划围绕算力调度网研发运营,加快推进异构算力并网、算力供求撮合、确定性和极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打造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算力供给新模式。

    2、关于;严格按照国家双碳要求,有的放矢的指导新的绿色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我市将依托基础运营商、大型云科技公司、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第三方算力中心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并引导社会力量灵活部署边缘数据中心。通过新的数据中心规划建设,与算力运营商形成合力,实现算力资源集约化,更好地满足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的算力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提出的建议,加强区域算力资源统筹,加快算网融合主导。

    1、优化整合算力资源。开展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及算力资源输出能力摸排,分类梳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等不同技术底座和服务应用领域算力家底,形成一张算力清单。坚持盘活现有;存量;,将全市闲散及冗余算力进行优化整合,加强供需对接,让不同企业的算力并网,统一调度、计量、消费。加强麒麟政务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混合云试点,满足公共服务大并发应用场景的后台支撑需求。

    2、增强算力供给能力。加强与头部公有云厂商等市场主体合作,纳入合作伙伴计划,明确供给技术标准、软硬件服务要求、算力供给规模、优惠策略等,向在宁高校院所和中小企业公布一批优质算力供应商。新增部署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江北新区昇腾先进计算中心第二期建设,支持中国(南京)智谷中心、浦口先进计算中心匹配产业扩容增效,尽快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建设统一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利用政府统一入口,降低公有云采购成本及企业面对不同云厂商的沟通成本,增强算力资源供给能力。

    3、提升创新平台功能。指导各类先进计算中心瞄准市场需求,着力构建软硬件适配的全栈生态,着力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引导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算力中心及科技金融等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的算力产业发展创新联合体,加强算网资源供需对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全面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赋能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4、保障数据高速可靠传输。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资源、确定性网络技术,按域内、跨域分层次建设技术先进、高速、可靠的算力承载网。按需增设网络骨干节点,扩容城市节点连接带宽,推进城域网络架构优化。利用确定性网络技术,建设完善市域骨干网络8个以上节点,率先建立基于;东数西算;中心节点的算力承载网。参与跨域网络升级,单个节点上联实现400Gb/s以上的带宽传输能力。

    5、强化资源要素保障。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创新机制、资金多元化投入等,为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等提供完善的公共算力资源供给;通过创新示范引领,积极推动培育新场景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算力产业链不断积聚壮大。依托在宁高校、科研单位和重点企业等,加强数据中心和算力相关设计、运维、管理和创新应用的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保障算力人才供给。通过举办高峰论坛、发展大会、合作签约等,营造支持算力产业发展的氛围。

    6、推进算力交易应用。组建城市算力网运营公司,建立算力资源匹配对接和交易渠道,探索并积极构建算力调度交易评价评估体系,规范算力交易运行和监管机制,探索建设算力交易中心,实现算力资源线上交易和跨地域共享,培育多元算力赋能产业转型、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应用示范。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