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22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有序实现实体经济供应链全覆盖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0 00:00 来源: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顾磊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有序实现实体经济供应链全覆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年来,我局与协办单位锚定产业强市建设目标,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做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招商引资、促进总部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相关情况如下:

    1.促进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强我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问题摸排分析,积极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行动、常态化开展企业驻厂联络服务和;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强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诉求,实行问题清单、分办会办、定期调度制,推动相关部门和各板块帮助乐金熊猫、南汽等企业解决出口产品运输、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问题,加大企业指导帮扶力度,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截止上半年,市区累计服务企业超7800次。

    2.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供需合作。一是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打造;宁工品推;活动品牌,已成功举办精品钢供需对接活动、;宁工品推;活动发布暨江北新区专场会等10场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南汽等一批上下游本地企业供需对接成效明显。二是打造;宁对接;产业链供应链线上对接平台积极推进平台建设运用,实现供应链供需信息发布、浏览、检索、对接等功能,丰富企业供需对接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生产。目前,平台已吸引3700余家本地企业入驻宁对接平台,发布产品供需信息3800余条。三是搭建重大经贸交流活动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跨区域协同发展。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筹备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软博会、金洽会等各类论坛和峰会,邀请产业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产业领域头部企业代表来宁参会,持续提升南京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造中心等一批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项目落地。

    3.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引资。一是强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招商引资。印发《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坚持以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聚焦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等重点任务,着力从政策赋能、优化环境、要素保障、参与招引、提供信息、举办活动等六个方面,组织开展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招商引资工作。分产业建立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对象清单,指导各区下好重大项目招引布局的;先手棋;;主动深入基层和项目现场,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区(开发区),及时协调破解难点和堵点问题,推动优质项目尽早落地建成。二是加大总部企业招引力度。聚焦全球经济、产业和前沿技术动态,围绕城市能级提升,紧盯国内外优质头部企业实施靶向精准招商,发挥总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引领带动作用,作为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牵引点、支撑点、关键点。推动中国安能建设集团与我市达成协议,在南京成立江苏总部,整合江苏省内所属企业资源。三是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招引。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以企招商、以商引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好建链补链强链,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推动设立中国中铁东部区域总部,吸引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优质资源落户南京,积极引入中国中铁相关子公司和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领域的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四是加强中小企业招引。聚焦我市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招引;专精特新;企业,精准高效服务企业,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推动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五是积极发挥招商办;桥头堡;作用。用好用活全市驻外招商办资源,积极组织重点板块(园区)赴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洽谈对接、项目集中签约等系列活动,推动重点领域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跨区域协同发展。

    4.积极支持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认定市级总部企业285家,一直高度重视总部经济发展,积极发挥其主力军引领作用,出台《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4年全市新增总部企业120家以上,新建高端商务楼宇80幢以上,逐步形成以总部经济集聚区为核心、总部经济重点园区为依托、既有平台载体为补充的总部经济发展新格局。从加强目标总部企业储备、开展头部企业精准招商、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总部企业集聚发展、优化总部经济营商环境等五方面重点任务促进综合型、区域型、功能型总部落地。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可享受总部落户奖励、研发总部奖励、经营贡献奖励、提档升级奖励、人才激励奖补和办公用房补助等6项奖励政策和建设用地支持、融资服务支持、通关便利支持和优先推荐支持等4项服务举措。此外,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经市政府同意后可实行;一事一议;,单独研究制定精准扶持措施。

    5.大力促进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是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反馈意见,推动薄弱事项争先进位。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印发 2023 年全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扎实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着力降低要素成本。依托;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惠企政策;一站;直达、免申即享,定期更新发布最新惠企政策。二是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定《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分层次建立梯度培育库,深化专精特新服务专员制度。全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组织企业走进高校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对接系列活动。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推动规企培育质效再提升,建立重点升规企业培育库,强化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全力促进小升规、高升规、项目投产升规。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初创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省级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强化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深入开展工信部海外引才计划,招引一批战略急需海外高层次专精尖缺人才。四是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区—街(镇)三级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遴选培育一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相关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