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陈天恩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试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变革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中办国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市网信、农业农村、发改、工信、大数据、通管等部门协同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印发了《南京市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方案》《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要点》《关于助力数字乡村发展、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为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多次专题调度数字乡村工作,市委网信办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加强对市区数字乡村工作的统筹,依托农高区、农创园两个;国家品牌;,推动浦口、溧水、六合三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年初,浦口区、溧水区分别完成国家和省级终期验收,其中,浦口区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综合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乡村数字惠民服务、乡村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今年4月,我市六合区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
下一步,市委网信办将会同市各有关部门,认真对照第0157号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统筹抓好数字乡村各项工作,完善政策支持、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加大宣传推广,推动我市数字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完善数字乡村政策支持。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数字乡村发展建设的部署安排,与有关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或第三方专业支撑机构合作,开展市级层面数字乡村发展规划和有关行动计划的探索研究与编制工作。积极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农业、乡村数字治理、信息惠农服务等重点工作,引导资源、项目和专业人才向农村重点产业汇集。积极引导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发展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建设智慧园区、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发展数字化特色产业链,培育一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力、提升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的先进典型。
二是整市推进数字化建设。2022年,我市被列为江苏省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地区。市政府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数字农业建设整市推进框架协议,明确要支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大田精准农业、智慧设施园艺、畜禽水产物联网、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产品等研发,探索和推广数字服务赋能等应用场景;支持南京国家农高区开展农业智慧化试点,重点发展农机装备信息化、自主无人系统和装备,推动智能农机装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集成示范,加快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南京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装备数字化改造,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建设。
三是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鼓励和指导数字乡村试点区,结合地区实际,支持整合共享涉农政务数据资源,探索城乡一体化大数据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党建;;互联网+社区;;雪亮工程;等内容建设,拓展数字乡村治理应用领域,推进数字化治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四是推进试点示范引领。支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大田精准农业、智慧设施园艺、畜禽水产物联网、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产品等研发,探索和推广数字服务赋能等应用场景。支持各区围绕南京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园艺、特色水产、健康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动农业智能生产、农业经营、农村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三农;信息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五是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发展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建设智慧园区、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拓展数字乡村数字化治理,深入推进智慧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基层网格化联动管理、智慧应急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测等内容建设。构建乡村重大灾情、疫情和突发事件预警与救助数字化平台,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2023年7月19日
联 系 人:林宁,联系电话:8221236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市发改委、市政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
南京市委网信办
2023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