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周艳丽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在《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增设禁止虐待宠物及城市流浪动物相关条款,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由于缺乏适用性较强的法律依据,虐待动物以及通过虐待动物谋取不当利益行为得不到有效震慑,禁止虐待动物相关条款具有充分的现实必要性。基于此,建议我市在《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增设禁止虐待宠物及城市流浪动物相关条款,将虐待动物行为纳入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引导人们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动物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对动物实施摧残、折磨、不必要伤害等虐待行为,本质上都是暴力行为,对整个社会有毒害作用,既严重伤害了动物,又损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尊重生命、反对虐待动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目前,多数虐待动物的行为能够通过现有规定进行处理。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动物保护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加强,虽然尚未制定统一的反虐待动物法,但《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动物保护作了规定,特别是近年来参考国际标准和要求,作出了;根据野生动物习性确保其具有必要的活动空间和生息繁衍、卫生健康条件;;;不得虐待野生动物;;;停止人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虐待性表演等行为;等规定。对于虐待宠物和城市流浪动物并传播;虐杀视频;牟利的,可能构成破坏他人财产、寻衅滋事、非法交易等,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实践中这类执法案例亦不鲜见。例如,2022年承德市某男子在公共场所虐杀猫,公安机关认定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根据2023年4月27日安徽阜南县公安局警情通报,徐某对猫实施虐待,并拍摄成短视频在QQ群内分享,后经互联网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对徐某予以治安拘留。2023年7月上旬,针对重庆某高校学生发布虐猫视频,学校责令该生向学校作出深刻检讨,删除相关视频,并会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继续开展调查处置工作。
从我市地方立法和执法实践看,您关注的问题和所提建议已在相关地方性法规中有所体现。《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养犬人应当为犬只提供必要的饮食条件、活动空间和生活环境,不得虐待、遗弃犬只。任何人不得骚扰、虐待、无故伤害犬只;第四十五条针对该违法行为设置了行政处罚。市公安局常态化开展;文明养犬宣传进小区;主题活动。《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共同维护社区公共文明,自觉遵守下列文明行为规定:(一)……不虐待、遗弃宠物。第四十一条规定,农业农村和林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该条例实施两年多以来,市区及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常态化开展长江江豚及相关水生物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旅局重点排查整治餐厅、饭店;售卖、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逐步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现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比较分散,对于禁止虐待犬只以外的宠物和其他城市流浪动物的,还没有作出范围清晰的明确规定,因此对该类行为难以实施精准、有效打击。
但是,关于就;不虐待宠物;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存在以下立法难点:因为没有可以依据的上位法规定,法学界也没有形成对什么是;宠物;、什么是对宠物的虐待行为的共识结论,社会公众不同的人对虐待动物行为的边界有不同认识,不同的人也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作为;宠物;,因此,哪些是需要法律法规保护的;宠物;,哪些行为属于法律法规禁止的;虐待动物;行为,还需要结合我国驯养动物的历史和风俗、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等作专门深入研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立法的关键在于执行,对;宠物;、;流浪动物;、;虐待;动物行为的内涵外延作出准确界定,才能保障法律条款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0年制定,该条例构建了多部门参与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体系,针对我市主要、突出的不文明现象作了相关规定,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倡导市民遵守文明行为。条例实施仅2年有余,引导和规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显现,从目前看修改时机尚不成熟。
对于您关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拟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督促法规实施单位落实好《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动物保护相关规定,相关部门可以构建执法司法联动机制,严格依法惩处虐待犬只的行为;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关爱和保护生命,不虐待动物,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培养塑造文明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面融入地方立法的南京实践。二是加大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力度,督促法规实施单位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防止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相关规定,包括第十一条、第六十六条、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等,未成年人监护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对未成年人播放虐待动物视频等,有权劝阻、制止以及依法向公安、民政、教育、网信等有关部门检举、控告,避免未成年人被相关视频所伤害。三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立法规划计划时,根据上位法制定和修改情况以及实践发展需要,积极会同市有关职能部门,注重研究与动物保护相关的立法需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作出安排。
南京市人大办公厅
2023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