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徐莘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社区网格化的服务功能;建议
据统计,全市95%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我们聚焦满足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规范管理、质量提升等方式,持续推加强养老服务网络化建设。一是建设施。全市;1+12;个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实现市、区两级全覆盖,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超过70%,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00多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其中,三级及以上等级居家中心900多个,并实现100%社会化运营。二是拓服务。随着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我们持续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从原来的;五助;拓展到;十四助;,再到《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宁民养老〔2021〕20号)中明确的29个服务项目,已覆盖老年人完整健康周期。过去两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多轮影响,全市各类养老服务组织仍然坚持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年近1000万人次的居家上门服务,较好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强队伍。进一步配齐配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职人员,明确要求参评高等级(四级、五级)居家中心评定,至少配备2-3名专职人员,目前全市拥有专兼职居家中心人员近2000人。2019年以来,全市探索建立权威统一、通存通兑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目前已累计发展;时间银行;志愿者4.8万人,累计开展志愿上门服务工单77万余单,是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此外,我们还结合重点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等专项工作,整合街道(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社区网格员、银发顾问、邻里守望、楼栋长等多支队伍作用,对不能自理的空巢、独居老年人给予必要帮扶。
二、关于;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老年人康养照护;建议
老年人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关切、社会关注、家庭关心的重点。我们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持续推进老年人康养照护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一是部门协同。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1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新建或改扩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与养老服务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推进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举办医疗机构,或内设家庭医生工作室、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等形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推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建设及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二是技术支撑。聚焦居家老年人最迫切的医疗、护理刚性需求,自2019年4月开始,南京在全省率先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护理站)50家,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的服务团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更换胃管、静脉采血、导尿、维护PICC导管、换药等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服务项目名录全部护理服务内容。三是健康服务。将;教育培训;;老年大学;等服务纳入全市三级及以上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选服务项目;,常态化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有益身心的健康养生讲座、疾病预防宣教、人际交往沙龙等服务。统筹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养老服务组织、社区网格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社区银发顾问等多种力量,通过电话回访、视频慰问、上门探望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关爱服务。
三、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建议
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始终按照家庭尽责、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保障基本的原则,推进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政策引导。在全国率先提出;两无偿、一优先;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在全国,率先采取;两无偿一优先;的办法,即明确社区40%以上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公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运营,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用房;优先;用于养老设施,该创新举措既保证养老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又降低养老服务组织的运营成本,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吸引近2000个养老服务组织入驻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二是补贴支持。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三级及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奖补办法,明确三级、四级、五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度服务老年人达到50、100、150名老人的,每年给予5万元、10万元、15万元基础补贴,另经绩效考核符合标准的,可分别按照不超过6万元、12万元、20万元给予绩效奖励。据初步统计,全市三级及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奖补资金超过6000万元。三是办好实事。连续多年,将社区示范性银发助餐点、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并持续巩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成果,将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建设从主城区拓展至郊区,明确设置综合评估区、认知刺激区、认知康复区等9个功能区,并组建认知症照护专业团队,为有需要的社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家门口;照护服务,极大缓解了老年人家庭的照护压力。
此外,我们也立足部门职责,牵头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健全机制、分类保障、完善网络、提升质量、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22条具体意见,其中;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深化医养康养结合;等均是对您上述建议的积极采纳和吸收。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继续为南京民政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市民政局
2023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