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梁超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和培养本土新消费品牌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情况
2021年4月,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实施美食寻味、住宿提质、畅行便捷、乐游揽秀、嗨购升级、潮玩拾趣六大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商圈和街区焕新、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营商环境优化、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推广、降本融资等。
(一)积极推进消费载体建设,创新消费场景。推动秦淮区万象天地、江北新区金象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推进老门东、南京1912、百家湖1912等街区改造提升,全新打造西城夜未央、金银街、南湖东路等特色商业街;举办南京新街口创意地标设计大赛,向世界讲好;南京故事;;打造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秦淮夜肆等千个消费新场景,并评选特色消费场景160个,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二)放大头部活动流量效应,打造消费品牌。顺应;IP+流量;思维和消费方式升级趋势,整合全市文化、旅游、体育和商业资源,深入实施消费促进;四季有约;行动计划,打造;南京国际消费节;系列主题活动,打响;白天+黑夜;全时段、;线上+线下;全空间、;传统+时尚;全场景的节庆品牌,实现;每月有活动、每季有特色、全年有成效;。打造;南京消费发布;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宣传矩阵,拓展用户达50万,得到央媒省媒、互联网平台、高流量自媒体持续关注。持续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推进18个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3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三)聚焦线上线下数字赋能,激发消费活力。与头部平台开展城市级合作,在抖音开启全国首场政务号本地生活直播,小红书举办;南京品牌增长沙龙;、向都市圈1000家商户进行流量、营销扶持。组织参与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活动,召开城市美好生活创作者大会,开展网络营销人才培训。在南京消费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线发布;南京消费地图;,吃住行游购娱;一张地图;搞定。
(四)推进文商旅创融合,增强消费合力。统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艺术MALL;、;商体融合;等消费生态,促进各类消费协同增长。用好;世界文学之都;名片,发展文商旅融合消费新模式,开展;国际诗歌节遇见国际美妆节;跨界活动。激发时尚运动消费,推出6大类10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
(五)汇集国际消费资源,提升消费品质。举办2022中国(南京)首店经济发展推介会,出台新一轮《关于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促进更多优质品牌资源集聚。2022年引进LOEWE罗意威香氛全球首店、茶颜悦色华东首店等高级别首店近300家。2023年以来,全市已引入品牌首店近200家,如Carolina Herrera赫芮亚美妆亚洲首家旗舰店、Harry Winston海瑞温斯顿江苏首店等,推动国际时尚潮流汇聚南京。
(六)围绕小店经济发展,活跃消费生态。2022年底,市商务局牵头出台;冬日暖心;小店计划,帮助全市10万余家批零住餐行业小店聚气引流。2023年初,升级推出;了不起的小店;计划,采取金融赋能、数智赋能、创新赋能、资源赋能、场景赋能、宣传赋能六大举措,联动扬子晚报等知名媒体、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小店系列专题活动。持续发布;最美街区;;最美小店;等,;最美;场景话题热度持续升温,挖掘了一批多元融合、富有个性、色彩鲜明的宝藏街区与小店,为南京这张;网红;城市名片不断增添新的注脚。
(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深化;一照多址;改革,持续推进企业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发布《关于对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监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不断为新经济主体发展注入动能。进一步健全《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服务精简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持续完善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南京;创建行动,进一步扩大线下实体店七日无理由退货范围,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相关建议办理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本土消费品牌的迭代出新、消费需求的日益求新,南京市加快推进消费促进各项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出台市《全面促进消费年度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品牌;,从品牌培育、产品认证、老字号创建、地标保护等多方面,推动我市消费品牌建设。市商务局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聚焦打造消费新品牌、老字号创新发展、浓厚消费氛围等方面,推动;网红;消费品牌持续成长、老字号守正创新、消费促进活动接续不断。;泸溪河;;蛋魂;等本土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卫岗牛奶、南京肥皂等老字号企业老而弥新,;汉堡节;;啤酒节;;还有生活节;;咪豆音乐节;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精彩纷呈。;新场景;搭载;新业态;,本土新消费品牌活力、潜力持续激发。
1.积极政策支持,助力本土品牌发展。近年来,我市各部门加大对消费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从项目落地、建设保障、人才引进、洽谈合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帮扶。各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议;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消费品牌制定专项消费支持政策,提供多维度精准周到服务,在不断优化消费营商环境的同时,助力本土新消费品牌加速发展。市商务局聚焦首店经济,优化出台《关于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鼓励商业载体、商业企业引进和升级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鼓励本地商业品牌创新发展,鼓励本地企业开展首发、首秀活动,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品牌发展。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接续推出转贷基金、融资担保等政策,助力包括本土新消费品牌的民营企业降低转贷成本、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持续深入推进政银担合作,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推动;宁创贷;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再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免担保费、无抵押无质押的贷款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超20万户次,有效缓解了南京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与平台交流合作。近年来,市商务局会同各部门、各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授课、答疑解惑等会议活动,从电子商务、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广泛邀请各类商业企业参加。与抖音生活服务、小红书开展城市级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围绕平台运营、营销策略、平台玩法等方面,开展培训授课,邀请各平台本土新消费品牌聚焦品牌打造、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分享交流。同时,借助各类赴外调研、城市间交流等,组织不同行业领域商业企业参与,推动品牌间交流互动、行业间取长补短,助力本土新消费品牌更好发展。
同时,市商务局以城市交流互鉴为契机,先后与西安、长沙等城市商务部门对接,广泛邀请外地新消费品牌进驻南京,组织各大商圈商业载体和街区座谈对接、本土新消费品牌互动交流,共同推动南京消费市场共同繁荣,助力本土新消费品牌健康良性发展。
3.注重宣传推广,提升本土品牌知名度。近年来,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等部门以及各区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开展立体化、特色鲜明、精准式的宣传推广。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属媒体做好新品牌、新业态、新场景等宣传推广,为本土新消费品牌培育和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市文旅局通过多方位投放品牌广告、开展对外宣传推介、打造全链路宣传阵地等,不断提升南京文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同时,推动更多南京消费品牌、产品进一步打响、加速走出去。市商务局打造;南京消费发布;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宣传矩阵,以特色小店、特色消费场景、本土消费品牌为切入点,组织开展持续全年的系列宣传报道。同时,联动抖音、小红书等官方平台,采取达人探店、全城营销、政务直播等形式,打造热门话题、开展系列宣传,覆盖更多消费层级、更广年龄群体、更宽消费区域,打响南京消费品牌,助力本土新消费品牌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南京市将加快推进消费促进各项工作,推动消费市场稳定繁荣。市商务局将会同发改、文旅等部门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着眼点,持续培育本土新消费品牌,支持适应市场需求、特色鲜明、规模性强、经济效益前景良好的本土消费品牌。深入开展政策调研,在下一轮首店经济发展政策中,更好体现对本土品牌的支持 。围绕行业领域、市场前景、流量热度等方面,组织开展本土新消费品牌推荐评选等系列活动,针对不同能级的本土新消费品牌给予更专业、更适合、更全面的政策扶持、宣传引流等,更好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激发本土新消费品牌发展活力。强化市区联动、平台协同,指导各区出台新消费品牌及产业支持政策。同时,加快推动南京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推动城市人文底蕴与老字号产品相结合、品质与服务相融合、年轻时尚与品牌形象相契合,推动南京消费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2.助力对接各类资源。市商务局将协调各商业载体、商业街区,持续鼓励引进各类本土新消费品牌。根据本土品牌发展意愿,鼓励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各商业载体,针对性予以发展奖励和租金补贴等支持,推动本土新消费品牌加快发展。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以及各区,将加大金融机构、资本与本土新消费品牌的对接力度,以推介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支持担保机构等参与本土新消费品牌拓店、初期发展等方面的贷款融资。鼓励推荐本土新消费品牌企业,通过科技金融路演中心、金鱼嘴每日路演等平台,参加各类融资路演专场活动,推动与金融机构、天使资本的对接,加速释放本土新消费品牌发展潜力,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3.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市商务局将会同南京商业地产商会等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本地品牌交流沙龙等活动,促进品牌主理人交流心得、对接资源,更好服务消费品牌企业发展,培育南京本地品牌的交流平台。继续联动各大专业机构、标杆企业等,针对本土新消费品牌企业,邀请财务、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品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家,授课培训、答疑解惑,持续提升企业人员及品牌管理能力。继续组织抖音、小红书等流量平台开展培训授课,邀请优秀本土新消费品牌分享交流,推动品牌间交流互动,支持更多本土新消费品牌加速发展。同时,以城市交流活动为契机,组织本地新消费品牌、外地新消费品牌、重点商圈商业载体和街区等开展交流学习、洽谈互访,引导本土新消费品牌与外地商业载体、企业对接,推动品牌走出去,打造更加活跃、更具竞争力的南京消费形象。
4.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南京市商务局将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以及各区、各头部互联网平台,持续做好本土新消费品牌宣传推广各项工作。开展常态化宣传。以;南京消费发布;等宣传主阵地,聚焦本土新消费品牌开展系列宣传推介。结合政策发布和各类消费节、节假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专题采访、刊播言论评论等形式,配合做好相关政策宣传与解读,加强对南京本土新消费品牌的报道,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开展重点宣传。以中央和省属重点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为契机,持续推介南京本土新消费品牌及场景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特色亮点等,扩大品牌传播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多点发力宣传。探索运用AR、VR、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渠道,策划一批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新媒体产品,推出一系列年轻化、时尚化的专属营销话题,扩大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本土新消费品牌影响力、感知力。
南京市商务局
2023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