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蔡卫民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1. 推进收集点建设。全市5582个小区建成一类垃圾分类收集点(房)3854个、二类垃圾分类收集点(亭)7220个,设置规范化桶点572个、流动收集点313个,总体上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
2. 加强收集点管理。综合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完善设施除差一批、加强保洁除差一批、优化收运除差一批、强化宣导除差一批),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完成除差小区596个。建立等级动态调整机制、除差联系点制度、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管理失责单位名单制度。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微风行动(微改造、微宣传、微奖励)、;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整治收集点不足,提升收集能力;整治收集点脏乱差,提升环境品质;整治不规范收运,提升规范作业水平;整治违法责任主体,提升执法效能)等,着力改善收集点环境品质,提高居民投放垃圾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 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根据《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制定了《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制度建设工作推进方案》,根据推进方案,选聘了南京市第一届生活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共计60名,每日开展日常监督,定期开展集中监督。
4. 加强重点场所垃圾分类指导。制定和修订了物业企业、收运企业、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学校、文体场馆、医院、集贸市场、交通场站、物流企业等场所垃圾分类指引,指导行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组织开展行业单位垃圾分类争优除差,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原则,组织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5. 部门合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的通知》,拟在去年建设70家市级示范点基础上,今年再重点打造30家示范点,进一步发挥示范典型的高质量引领作用。印发《关于开展各区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分片;互比互学互评;活动的通知》,启动各区分片;互比互学互查;活动。市商务局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评价活动,对一季度全市商务系统大型商超企业垃圾分类评价情况进行通报,推进工作落实。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科学部署年度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工作。编制《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指引手册(2023年版)》,研究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为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团市委组织少先队员、高校大学生、新兴青年群体、优秀青年志愿者代表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组织开展了进区街、进企业、进校园、进楼宇等形式的垃圾分类知识专场宣讲、咨询活动,组织志愿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市文旅局召开了全市星级饭店行业管理会议,布置2023年全市饭店管理工作,推进全市饭店垃圾分类水平精细化、高效化。同时要求全市星级饭店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率先不主动提供;六小件;塑料制品,并停止提供鞋刷、指甲锉、圆珠笔等低频使用的塑料制品。餐饮环节上,要求饭店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在包装、运输、仓储等环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储物框。同时,在餐饮消费场景持续发力,点排点菜师,倡导合理消费、光盘行动。
6. 推进资源回收工作。全市设置小区可回收物基本回收点4412个,公示回收目录和价格、回收站(中心)地址及联系方式,因地制宜设置流动回收点329个、智能回收箱点225个、自助交投袋点138个、物业代收点75个、多功能复合回收点304个。设置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12座、回收站80座,基本形成;点、站、中心;三级回收体系。
二、存在问题
1.小区垃圾收集点建设有短板。由于空间受限或邻避等问题,部分小区不同程度存在收集点容量不足、数量不够、收集点建在不方便居民投放垃圾的角落问题,特别是老旧小区更加突出。部分垃圾收集点存在容量小、故障多、清洁难问题,易导致垃圾满溢、卫生脏乱差。
2.小区垃圾收集点管理不到位。部分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没有落实责任,收集点缺乏保洁和管理,部分小区收集点环境脏乱差,破坏居民分类积极性。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各区经费保障不足,导致大部分小区撤除了桶边指导员,撤得太快,撤得太多,居民混投回潮,分类质量下降。
3. 行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不到位。相关部门落实《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法定职责还不够到位,缺乏统一计划组织、检查考评、奖惩措施,导致物业责任尚未压实,部分学校未规范配置分类设施设备,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少。一些公共机构和场所垃圾分类滞后,未规范配置分类设施设备,餐饮、住宿等行业仍然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收费政策相对滞后,没有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原则,不能起到调动居民和单位主动分类的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
1. 加强宣传动员。一是继续开展桶边督导,加强桶边督导经费保障。二是加强媒体宣传,市主要媒体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报道频次,每月开展全媒体宣传报道,及时回应热点关切。充分利用地铁移动TV 、户外广告、电子大屏等载体开展宣传。三是加强主题宣教活动,继续组织开展万人;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每个区重点打造一个;有体验场景、有宣讲课堂、有稳定人员;的宣传教育基地。继续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家庭赛、辩论赛、新媒体产品大赛、直播进万家等活动。四是推进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日,结合10月26日环卫工作日暨城管开放日、11月1日条例实施日等节点,组织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集中宣传和惠民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垃圾分类浓厚氛围。五是强化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充分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和少先队、学校团组织等,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等活动,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引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 推进收集点更新改造。一是继续完善小区垃圾收集点,制定重点问题改造提升指引,合理选择设置方式,一小区一方案,加快补数量、增容量, ;能房则房;、;宜桶则桶;,加快提高收集能力。二是升级改造收集容器。通过升级改变容器外观容貌,使容器更有辨识度,增加居民投放垃圾准确率。三是在收集点增加遮雨(阳)、照明、洗手、除臭等便民设施设备。
3. 推进物业服务企业责任落实。研究激励帮扶物业相关政策,对垃圾分类后物业增加经费进行测算,研究合理、可行经费分担机制,增强物业自身造血能力。加强垃圾分类执法实践及案例研究,加强约束,推动责任落实。研究物业企业垃圾分类评先评优等激励办法,调动物业企业积极性。与房产局联动,细化强化联合检查和考核,加大对问题物业企业的督导和惩戒,结合推进小区综合治理,协同各部门一道探索建立健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长效机制。
4.完善回收体系建设。因地制宜设置回收容器,提升回收点的回收能力,提高回收数量和服务质量,更加便民、更加精准。加强下游处置渠道区级统筹,指导各区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为全区每类可回收物选择1-2家下游处置企业,统一处置各回收分拣中心(站)的可回收物,加强渠道统筹管理,形成规模化优势。在区级统筹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全市处置渠道的统筹。开展便民回收服务优秀案例征集,以小区可回收服务点为单元,开展街、区、市分级评选,促进回收数量和服务质量提高。
5. 强化监督执法保障。推进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安装视频监控,及时发现乱扔垃圾等违规行为。根据《南京市城管总队专项执法暨联合整治实施工作方案》部署,持续开展针对物业小区、重点行业的;补短板除差;整治行动、督促物业履行管理责任人义务。积极推动;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强化对小区收集容器的设置、保洁、维护;收集点周边环境卫生督查执法工作。逐月计划推进有关;管理责任人义务落实;、;规范运输环节;、;公共机构及场所;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确保我市垃圾分类执法落在实处。
6. 推进社会监督员制度建设。根据《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制度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选聘第二届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同时指导各区从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从业人员、行风监督员当中选聘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监督。开展社会监督员培训、调研,提高社会监督员工作水平,将社会监督员工作证、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向社会公开。充分完善发挥社会监督员小程序的作用,提升社会监督的信息化程度。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07月27日